{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脊髓损伤康复普及知识第三节脊髓损伤的早

一、脊髓损伤后急性期症状有哪些

根据脊髓损伤的轻重程度,可粗略的将脊髓损伤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两大类,相应的症状如下。

(1)完全性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下完全性截瘫,早起在损伤节段支配的平面以下立即出现弛缓性瘫痪,感觉消失,肌张力消失,不能运动,运动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减退或消失,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后期稳定后多数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丧失,下肢屈曲痉挛,少数松弛,各趾跖屈,刺激下肢任何部位均可引起广泛的肌肉痉挛。此外还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失禁和尿潴留。

(2)不完全性损伤:临床上表现为躯体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不完全丧失,轻重有较大的差异,经治疗者在伤后24-48小时即可见到有所恢复。此外还可表现为脊髓半横贯伤综合征、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前脊髓损伤综合征等不同症状。

二、脊髓损伤后要做哪些处理和抢救

脊髓损伤往往是脊柱骨折和脱位所引起的严重后果。由于病情复杂,不少患者会终生残废,更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早期正确有效的处理对脊髓损伤的病人有重要的意义。

脊髓损伤的病人往往合并有呼吸道梗阻、昏迷或重要脏器损伤,因此应对病人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紧急措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基本情况稳定后,医院作进一步处理,搬运时要注意:搬运病人至少需要3人,保持脊柱曲线稳定,动作要轻柔,协调一致,防止脊柱做前屈、后伸和扭转等活动,避免使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搬运时使用无弹性的担架或硬木板,保持头低足高位,如不得已使用软担架时,应让病人俯卧位。如怀疑颈髓损伤,则由专人固定头部,或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保护颈部中立位,避免任意扭转。运送病人时注意保暖,但应避免使用热水袋保温以免烫伤。神志处于昏迷状态的脊髓损伤病人可保持侧卧位搬运,以免口腔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当病人被送到急诊室后,应立即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明确有无休克、脑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等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脊髓损伤。如果在事故现场损伤部位未能得到确实有效的固定,在急诊室应使用颈围、枕颌带或颅骨牵引进行有效制动。并尽早使用激素和脱水剂等相关药物减轻对脊髓的损害。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在有效的固定和正确的搬运下,行急诊X片摄片、CT或MRI检查,结合细致的体检,来初步了解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节段,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三、脊髓损伤后出现哪些症状需要手术治疗

1、脊髓损伤在观察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性加重。

2、经X线、MRI或CT检查可见椎管内有骨折块或椎间盘等软组织压迫脊髓。

3、不完全性截瘫,伴有严重神经根疼痛。

4、腰椎严重骨折脱位、马尾神经损伤严重者。

5、有硬膜外血肿,需进行血肿清除者。

6、闭合复位后症状无好转,经检查椎管仍有来自后方的骨片压迫或小关节交锁,经闭合复位失败者。

7、锐器或火器伤导致脊髓开放性损伤。

四、脊髓损伤早期应做哪些抢救性手术

急性脊髓损伤的手术可分为针对脊柱的手术和针对脊髓的手术两大类。

针对脊柱的手术:根据脊柱骨折或脱位后骨片、椎间盘和韧带对脊髓造成的压迫的部位不同以及不同的脊柱节段手术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达到去除脊髓及神经根的致压物,辅助使用内固定和(或)植骨来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和稳定性,从而为脊髓损伤的恢复和后期脊柱的活动创造条件。手术可从前方、后方或侧方入路进行,对于严重的压迫也可采用联合入路来进行减压和固定。

针对脊髓的手术:方法有脊髓切开、硬脊膜和软脊膜切开从而达到清除脊髓内血肿、解除对脊髓肿胀的约束、减低脊髓内压和改善脊髓血供的目的。对脊髓下方的马尾神经断裂者可以试行显微外科缝合。此外还可以在手术中对脊髓损伤部位进行冷却灌注,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低温治疗的缺点是需要较多的设备和外科手术。医院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受伤8小时以内)。

五、脊髓损伤早期治疗的抢救性药物有哪些

脊髓损伤早期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类。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认为可以减轻脊髓水肿,防止溶酶体等对脊髓的继发损伤。通常在损伤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时要预防严重的应激性溃疡发生。此外也可应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2)脱水药:可减少损伤引起的脊髓水肿并增加血流。临床上使用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或者呋塞米(速尿)静脉推注。

(3)神经节苷脂(GM):可以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和破坏,进一步稳定膜结构和功能,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此外,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洛酮)、钙通道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清除自由基药物(二甲亚砜)以及维生素E等也有用于脊髓损伤的报道。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早期用高压氧治疗可使脊髓组织内氧分压升高,减少脊髓组织缺氧,减轻出血和水肿,也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六、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需要注意哪些

1、脊髓损伤病人手术后由于经受创伤和手术的双重打击,因此,一定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脊髓损伤手术后损伤平面可能上升影响呼吸或者局部血肿形成压迫器官导致窒息,脊髓周围的血肿还可以导致不完全脊髓损伤病人的神经症状加重甚至完全瘫痪,因此,要注意观察呼吸及神经症状的动态变化,一旦发生上述情况需立即手术清除血肿或进行辅助呼吸。

3、在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轴线翻身,防止脊髓损伤病人自行扭动导致意外。

4、由于脊髓损伤病人失去保护性感觉,要防止骨突起部位压疮形成及热水袋等异常烫伤。

5、做好脊髓损伤病人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足下垂。

6、勤翻身拍背,防止脊髓损伤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

7、做好脊髓损伤病人排尿和排便的管理。

8、做好脊髓损伤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脊髓损伤病人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七、脊髓损伤后如何预防急性期压疮(褥疮)的发生

首先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压疮(褥疮)的危害、发生的原因和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以及预防措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在脊髓损伤急性期:1、帮助和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翻身,既要防止翻身不当导致脊髓损伤加重,也要克服因恐惧脊髓损伤加重而不愿翻身的心理。2、上肢功能完好者在病情许可时可鼓励病人利用病床上的拉环来减轻对背部骨突部位的压力和压迫的持续时间,督促病人抬臀,使用气垫或海绵垫保护骨突部位,有条件的患者可以使用气垫床。3、经常更换床单,对伤口渗液、出汗多的病人使用吸水的敷料从而保持皮肤的干燥,对于尿失禁的病人如果尿液浸渍皮肤应及时擦拭干净并更换尿布或床单。4、病床的床头抬高不要超过30°,否则容易产生摩擦力和剪刀以及骶部受压。5、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不仅有利于压疮的预防,也会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6、坐位时除骨突部位的器具防护外,还应定时将身体的重量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一般每15分钟一次,从而减少压疮发生的机会。7、经常观察骨突部位皮肤有无异常,一旦发现皮肤发红或表皮破溃,应避免受压并及时处理,防止压疮的加深难以自行愈合。

八、脊髓损伤后如何预防急性呼吸衰竭和感染

除了致伤因素在导致脊髓损伤的同时伴有气道阻塞或胸部损伤外,脊髓损伤后的急性呼吸衰竭主要与第四颈椎及以上平面脊髓损伤引起的膈肌等呼吸肌麻痹有关,一旦发生应立即行经鼻或口腔气管插管,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如果不考虑行颈前路手术的话也可以行气管切开术。而肺部感染主要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插管以及长期卧床后坠积性肺炎有关,可以帮助病人多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并进行雾化吸入,定时更换气管导管等。对无力自行咳嗽的病人,可以每2小时帮助病人进行辅助咳嗽一次。

截瘫患者家庭康复普及宣传知识

感觉不错就请分享或打个赏吧

往期知识点这里?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颠
怎样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xefy/123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