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事过境迁,但看到小烨住过的病床,训练时用过的器材,左主任还是有许多挥之不去的心里话想给大家表达……
回想起出院时,小烨对儿童康复科叔叔阿姨那种依依不舍的眼神,我再一次意识到康复人肩头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从放弃到坚持,从不自信到主动配合完成训练,虽然不是所有功能障碍都能够完美的恢复,但病人至少学会了如何能够尽早自理,而不是任由依赖性衍生,拄着“家长这根拐杖”渡过一生。每一个康复人从小烨的“蜕变”中也领略到了“妙手”带给自己的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大家都合掌,在心里默默祝福,小烨今后健康平安、一世安然喜乐。
看到小烨和妈妈手拉着手一步一回首的离开儿童康复大厅,我的眼湿润了。和小烨一起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一幕幕从眼前下载播放。
在灾难面前,生命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和短暂,但这并不能击垮我们对明天的憧憬,不能淍零生命的笑颜在苦难中绽放。年的6月16日12岁少年小烨因一次意外走在了死亡边缘、命悬一线。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我院立即启动了多学科应急抢救预案,成立应急抢救小组,一个涵盖ICU、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儿内科、营养科、麻醉科专业的科室联手合作,制定出详细周密的治疗方案,采取急诊多学科联合手术、呼吸支持、全肠外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个体化护理等综合性抢救措施,为一个即将夭折的小苗全力浇灌、营救,7天后,奇迹发生了,小烨“挣”开了沉重的眼帘,沉寂一周的意识睡醒了!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7天后小烨同学停止呼吸支持,生命得以保全。随之而来新的问题涌上心头;意外车祸造成小烨颈椎1-4骨折并脊髓损伤伴四肢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摧毁了小烨的未来,也彻底压垮了孩子的妈妈,看到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我们儿童康复医生作为患者康复的“加油站”,为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必须义无反顾承担起这个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小烨患病后的第23天,我们将小烨接入我们的康复大家庭。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面对“惨不忍睹”的小烨,我集结起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进行广泛深入的病情讨论,制订全面的、系统的、个体化康复方案,为小烨给予持续颈椎、右下肢牵引,左上肢石膏外固定,胸部外固定;口肌训练、吞咽治疗、腹式呼吸训练、膀胱排尿训练;使患儿保持功能位,给予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综合康复手段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同时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措施预防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眼中的小烨目光中透漏出自信,护理起居的妈妈嘴问得更勤,腿跑得更欢。胃管、尿管撤了,四肢肌力逐步的提升,四肢活动度逐渐增大;之前仅能仰卧位,慢慢的可以扶坐、独坐,从扶站几秒到扶站挪步再到独走蹒跚,小烨经过“加油”,“整个机器”从发动已经开始慢慢运转起来了。大家看到这来之不易的场景比发奖金还高兴。10月中旬,小烨在经历了人生的最黑暗的时日后,怀揣年少梦想继续向出发了。我在想,我们康复虽然创造了奇迹,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我们医者的初心、家属不打折扣的信任,我们义无反顾的坚持和付出吗?生命很脆弱,但也是最顽强的,我们的愿望就是还生命以尊严。类似小烨的故事还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请给予我们多一点信任,我们定竭尽所能创造幸福、还生命中灵动的奇迹!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