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中大附属三院
科普养生、医院动态、服务信息
新冠肺炎自我康复防治建议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调查,该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制定了以下防治方案
1.主要呼吸肌训练
2.体位管理
3.自我推拿
4.八段锦功法练习
主要呼吸肌牵伸训练
膈肌:主要呼、吸肌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增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
肋间肌:肋间内、外呼吸肌,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体积增大;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体积减小。
辅助呼吸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呼气),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吸气)
躯干侧方牵伸
站立位,先双手叉腰,随后一侧上肢外展上举,向对侧做腰部侧屈运动至最大的活动范围,做牵伸腰部侧屈肌群同时做到肋间肌牵伸。(躯干侧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3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4次每次40秒。
腹部牵伸
站立位,双手叉腰,做后伸腰椎运动至最大的活动范围(注意勿跌倒),牵伸腹壁肌群。(腹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3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4次每次40秒。
头颈部拉伸
坐位或站立位,双手交叉,手掌置于前额,将头向后拉直至鼻子对天花板。牵伸较大的肌肉:胸锁乳突肌。
坐位或站立位,将右手置于前额附近。将头向后拉,使头尽可能靠近肩部。牵伸较大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凸起肌肉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3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4次每次40秒。
上胸部的拉伸
抬起手臂使得双手高过头顶向背部移动,直到肌肉牵拉感明显。(上胸部有牵拉感)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3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4次每次40秒。
下背部拉伸
双膝跪地,让自己的臀部坐在双脚的后跟上。然后把上半身下沉,两只手臂向前伸出,直到胸部贴到地为止。(背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4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5次每次40秒。
后颈部拉伸
向前弯曲头部,颈部和上身,对头部施加柔和的压力达到最大拉伸效果。(后颈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1次每次15秒;中级重复2次每次20秒;高级重复3次每次25秒。
肩背部位的拉伸
用指尖够及对侧肩胛骨中部。好像给自己一个拥抱,拉伸时缓慢呼气,保持较浅的呼吸可以最大限度的拉伸。(肩背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2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4次每次25秒;高级重复5次每次35秒。
胸部肌群牵伸
胸部拉伸:单边墙壁支撑,旋转上身,仿佛想转过背去对着墙,手不离开墙面和挪动双脚,感到牵拉感时保持这个姿势。(胸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5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6次每次40秒。
肩前部伸展
抬起身后的棍子并保持上身完全与地面垂直,感到牵拉感时保持这个姿势。(肩前部有牵拉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4次每次35秒;高级重复5次每次45秒。
主要呼吸肌牵伸训练
站立位,双手叉腰,做后伸腰椎运动至最大的活动范围(注意勿跌倒),牵伸腹壁肌群。(腹部有拉伸感)
初级重复3次每次20秒;中级重复3次每次30秒;高级重复4次每次40秒。
体位管理
适用于长期卧床、痰液潴留、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等患者,包含体位预防、体位激活、体位排痰。
体位管理---体位预防
体位预防:为减轻平卧体位对肺通气和灌注的不利影响,预防肺部并发症。如:预防坠积性肺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推荐非睡眠时间内可多采取靠坐位休息,如床头抬高60°。
体位管理---体位激活
体位激活:预防和缓解呼吸急促体位通过坐位或站位躯干前倾30o~40o激活膈肌,降低呼吸做功和增加肺容量,使用缩唇呼气,同时减少呼吸速率,呼气不要太快。缩唇呼气后,用腹部吸气,不用辅助肌。维持体位,尽可能放松地继续吸气。
体位管理--体位排痰
根据患者肺部感染的位置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体位,更能有效地促进病灶吸收,更好地促进痰液排出?清晨、睡前、餐后2小时进行,引流前宜服清水、雾化吸入、服药
1.先上叶后下叶,健侧在下,配合叩拍、振颤等手法
2.禁忌使用于近期严重高血压、咯血,严重心脑血管问题,肺水肿,气胸,胃液返流,贫血等出血性疾病。
3.引流5~10分钟仍未咳出分泌物,进行下一体位。
4.痰量少于30ml/天可终止引流
5.叩拍、振颤禁忌症:
1)严重骨质疏松、骨折、骨突处
2)肿瘤区域
3)咯血、肺栓塞、胸痛
4)活动性肺结核、贫血、活动性出血
5)不稳定性心绞痛
自我推拿和传统功法
通过宣肺通腑,疏肝柔筋,调节气息,静心宁神,达到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一)点揉风池穴、肩井穴、鱼际穴、合谷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每穴点压至有酸胀感后,保持约10秒后,按揉2秒。
风池: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界线各有一凹陷。
肩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鱼际穴:拇指本节后凹陷,赤白肉交际处。
合谷: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二)双手抓持毛巾两端,用毛巾快速推拉大椎穴,透热为度,注意避免损伤皮肤。
(三)缓慢推双侧胸前壁10次,配合深呼吸,感受胸廓运动。
(四)匀速擦双侧胁肋部,透热为度,配合深呼吸,感受胸廓运动。
(五)叠掌慢速匀速摩全腹,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为一组,配合腹式呼吸,透热为度。
八段锦
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防治多种疾病
1.消除疲劳,有利于肺部的扩张。
2.矫正肩背
3.加强身体血液循环,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
4.调理脾胃,防治胃肠病
5.增强头部血液循环
6.锻炼腰肌
7.增强眼肌,防治近视
8.疏通经络
预备式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呼吸自然,心神宁静。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的极佳方法。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这一动作重点是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对上、中焦内的各脏器尤对心肺给予节律性的按摩,因而增强了心肺功能。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于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拨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收到协调性的牵引,熟练后亦可配合呼吸训练,上举吸气,下落呼气。
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该式动作实际上是一项全身的运动,尤其是腰、头颈、眼球等的运动。另外,此式不宜只做头颈部的拧转,要全脊柱甚至两大腿也参与拧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五脏的健壮,对改善静脉血的回流有更大的效果。
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此式动作除强调松,以接触紧张并使头脑清醒外,还必须强调静。
六式双手盘足固肾腰
腰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这一式主要运动腰部,也加强了腹部及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年老体弱者、俯身动作应逐渐加大,有较重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附身时头不宜过低。
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此动作要求两拳紧握,两脚拇指用力抓地,舒胸直颈,聚精会神,瞪眼怒目。
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式通过肢体引导,吸气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同时全身放松。
收势
两手合于胸前,体态安详,周身放松,呼吸均匀,气沉丹田。
练习八段锦后注意事项
1、不可吸烟
2、不可饮酒
3、不可立即吃饭
4、不可马上洗澡
5、不可立即蹲下休息
6、最好不要间断练习
以上防治方案供大家参考,如有疑似表现,请立即电话咨询医院就诊!
来源:脑病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