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渊源、发展契机与构建路径
?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
?中国实业部门投融资决策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异质性视角
?信贷约束、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需求结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
?晋升激励与城市建设: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
?政府行为必然会提高股价同步性吗?——基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
?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
?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
?产业技术与制度的共同演化分析——基于多主体的学习过程
?同群效应与非认知能力——基于儿童的随机实地实验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全国第十二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
?中国劳动经济学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第二届中国劳动经济学前沿论坛综述
内容与摘要
1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黄少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实践和梳理重要文件,把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分为五个不同战略阶段,分别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粮食产量战略;农业、乡镇企业并举战略;减负增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小城镇战略;“三农”统筹、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战略;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新土改”)与乡村振兴战略。对40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的理论思考,对一些重大实践事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释了其理论依据、证实和证伪的理论和理论的创新,并且阐释了如何科学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考和展望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渊源、发展契机与构建路径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周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宁殿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西安翻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本文从《资本论》启示和唯物史观运用的阐述逻辑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与发展路径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步意义,进而反思政治经济学核心范畴内涵的历史转向与嬗变,并以此在新的经济现实与政治经济学范畴和内涵条件下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过程事实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背后经济规律的揭示过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应该立足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经验,主要围绕四个维度进行思考:中国道路与世界历史辩证统一;唯物史观与问题导向有机结合;阐发政治经济学核心范畴的时代内涵;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实践的思想资源。
3
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甘犁、赵乃宝、孙永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三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库为基础,从收入分布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家庭;(2)尽管都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低收入家庭受流动性约束的概率远大于高收入家庭,并且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家庭储蓄率;(3)收入差距扩大和流动性约束增强时,家庭总储蓄率会随之升高;(4)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家庭。这些实证结果不仅与异质性家庭跨期储蓄模型的推论相一致,也为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缩少收入差距不仅是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可行政策,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策。
4
中国实业部门投融资决策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异质性视角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刘贯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入三期动态投融资模型,基于融资约束条件对中国实体企业进行分类,阐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融资决策的差异化影响,并利用—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计量结果一致表明,无论企业的融资约束高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均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但融资决策的调整依赖于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特别地,杠杆率下降幅度和现金持有向上调整幅度在低融资约束企业要明显弱于高融资约束企业。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还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未来现金流预期、固定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但不显著影响债务融资成本。
5
信贷约束、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高然、陈忱(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曾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龚六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这使其具备独特的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运用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周期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于商业银行融资规模的顺周期变动,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变动是逆周期的。本文随后构建DSGE模型刻画中国的银行体系,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的信贷约束机制,有效解释了影子银行的逆周期特征。模型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与存贷比监管冲击是导致中国影子银行信贷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且这两类冲击分别通过商业银行面临的两类信贷约束——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存贷比约束——导致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逆周期变动。反事实模拟验证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造成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被部分替代,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6
需求结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郭凯明、杭静(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摘要
本文基于多数国家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产业增加值构成差别较大且呈现趋势性变化的特征事实,强调了理解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结构视角。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给出了需求结构变迁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机制。之后,使用中国经济数据估计了投资品生产函数和消费品偏好函数,发现投资品需求产出弹性和消费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部门差异,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产业增加值构成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需求结构变迁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显著,大于鲍莫尔效应,但小于恩格尔效应。本文建立了需求侧需求结构和供给侧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也有重要现实意义。
7
晋升激励与城市建设: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吴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首次从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城市维护建设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支出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最高点出现在第三年,但这种显著关系在非可视型公共品则不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官员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投入的倒U型关系对于上任年龄小于55岁的市委书记更为明显,对于上任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市委书记则趋于消失。过去主流文献聚焦于政绩考核中“核心指标”与“非核心指标”对官员激励与行为的不同影响,而本文通过进一步区分“可视性”与“非可视性”绩效,强调“可视性偏差”引致的官员行为的扭曲,从而拓展了我们关于绩效考核、官员激励及其影响的理解。
8
政府行为必然会提高股价同步性吗?——基于我国产业政策的实证研究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陈冬华(南京大学商学院)
姚振晔(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通常认为,弱产权保护下,政府行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加大,会阻碍信息的套利交易,引发噪音交易,减少公司特质信息,提高股价同步性。本文发现,在特定条件下,政府行为也可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提高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含量。以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发现:(1)产业政策的宣告使获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股价同步性下降,且在受到重点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明显;(2)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分析师较多、机构投资者较多及媒体报道较多的企业中;(3)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作用主要依赖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证券公司等,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作用不明显。文章从新的视角解释了我国股价同步性形成机制,说明政府的宏观政策同样是具有微观个体差异的公司特质信息,对政府行为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形成了有益补充,有助于重新认识“信息效率观”及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9
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齐绍洲(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
林屾、崔静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以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为例,研究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是否诱发了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年间我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运用三重差分的方法,通过比较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地区相对于非试点地区、污染行业相对于清洁行业,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占比是否提升来检验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进一步地,根据专利类型、企业所有制、行业污染物测度标准、政策节点等,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政策诱发企业绿色创新的异质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相对于非试点地区以及相对于清洁行业,排污权交易试点政策诱发了试点地区污染行业内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其次,该政策对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主要针对于绿色发明专利,而非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再次,就研究样本而言,相对于国企,非国企的绿色创新活动对试点政策的诱发反应强度更为显著。
10
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
原刊和作者:
《经济研究》年第12期
张露(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