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和毛泽东思想。
年我花了很长时间在整理投资体系,当时觉得有必要用芒格的栅格理论做一些思维工具的跨界补充,于是我大概用了半年时间,通读了一遍五卷的毛泽东选集,此后针对重点篇幅又再看了几遍,记录了一些思考。
毛选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我们在毛选中能学到什么?
毛选中的思想精华在投资世界中存在什么样的映射?
1、毛选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在我们的青春期少年时代和大学时代,对于毛选和毛泽东思想显然是无感甚至是嫌弃的。它和政治必修课联系在一起,想到它我就会想到大一时我们是如何想逃马概又怕被点名,如何不想看书又怕考试挂科的日子。
但是通读一遍后你会发现,毛选并不空洞也不教条,它每篇文章及其蕴含的思想,都是在讨论一个个具体情况,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
从哪招小弟,招来小弟怎么管,队伍文化怎么建设?
公司账上钱烧完了怎么办,小弟不想干了怎么办?
出去抢地盘有哪些策略,蒋光头砍上门来我们怎么砍翻他,怎么跟蒋光头一起打跑日本人,打跑日本人以后怎么再砍蒋光头……
比起那些既不讨论具体情况又不解决具体问题的讲话,要亲切得多也务实得多。
读毛选,你可以不用把它当成是哲学书籍来看,它在哲学领域其实并不是那么独创和深邃;
你可以不用把它当成是资本论这种阐述社会演化的著作来看,它也没有那种自成体系的宏大理论框架;
读毛选,你就把它当成是年来中国最牛逼基金经理的投资心得来看,把它当成是年来中国最牛逼企业Founder的工作日志来看。
2、在毛选中能学到什么?
通读毛选几百篇文章,从EP01.S01《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到EP72.S0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似在讲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围绕着一个最最最核心的原始基本点:
如何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
在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上会碰到各种艰难险阻,这些问题最终又可以归结成三个类别,也是毛选里最重要的三大科技树。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横空出世,毛泽东写出振聋发聩的一问,那年他32岁。
统一战线,用今天的商业思维来理解,就是阶段性的用户分析/市场分析:
市场上有哪些用户?这些用户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他们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这个阶段谁是我们的用户?哪些用户是我们的基本盘?哪些在未来可以洗出来收割?
搞好统一战线的核心目标,是在不丢失基本盘的前提下,在每一次斗争中。
2.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一般用为人熟知的话来说就是“枪杆子出政权”。这条科技树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系列分支已经被单独总结成为了一套。
在这条科技树下,你能看到毛对军队管理方法的理解:从年在井冈山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队上,到年写《国共合作后的迫切任务》、接受英国记者访谈时,他已经看清了国共两军的根本差异,共军虽然枪炮上落后但在制度上是降维打击。在当时共同抗日的大背景下,他把方法论分享出来并建议国军向红军学习。
你也能在年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里,看到毛对战略终局的思考。当时战事不利举国悲观的情绪下,他客观而通透地点出日本的弱点,写出来也是有理有据。
你还能看到毛对军事作战打法的理解和进化:从年井冈山时期一点点啃食的游击战术,到年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系统阐述游击战框架,这一战法已有大成。到年解放战争开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表明主力战法已从游击战升级为运动战;再到年三大战役时,大兵团穿插+围点打援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关于这个部分我们后面讲投资映射还会展开说,先说说最后一个科技树党的建设。
3.党的建设
如果要把毛选里的文章按照三大科技树归类的话,为党建工作而写的文章占比应该是最高的。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党建的地位。
真正把CPC从一个充满了知识分子气质的兴趣小组,转变成一个价值观鲜明、坚忍不拔、拥有前无古人战斗力的政党,正是三大法宝中的党建工作。这一工作的难度,绝不亚于战场上的枪林弹雨。
需要在大环境非常恶劣的时期克服党内悲观主义和投降主义情绪,所以要写《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需要在强调民主和加强纪律中寻求平衡,所以要在年写《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需要让党的行动更贴合实际更接地气,所以要在年写《反对本本主义》;
需要在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中寻求平衡,所以要在年写《反对自由主义》;
在延安要鼓动思想落后的保守派,同时又要摆脱留苏派教条主义的掣肘,所以年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
在队伍急速扩张后,为了应对党内出现的山头主义,确保凝聚力战斗力不被稀释,所以有了年的《整顿党的作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国胜利在望前,需要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中央地方紧张关系而提前收权,所以有了年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
读这些文章是为了从反面吸取经验:再好的策略,也逃不过盈亏同源。
4、毛选的思想精华在投资世界中存在什么样的映射?
这里讲三个我觉得最重要的点,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战术打法、战局研判、战略信念。
1.战术打法
就战术打法而言,毛选中最成体系的论述,也是大多数人认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精华的部分,是游击战+运动战。
游击战的十六字心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运动战的十六字心法: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这两套打法对股票投资存在什么样的映射,取决于你用什么心法来观察这个股票世界。如果是博弈派的思维,古典式坐庄,或是游资做交易,那么这两套战术是必须要去体悟的。
如果是基本面派,那么此种映射就不完全成立。基本面派的心法里不一定是零和博弈,在同一只股票上的资金虽然有竞争博弈,但不存在一个互相明确身份、以彼此行动为因果、以消灭对方为目标的。
2.战局研判
对基本面派来说,毛选里对战局研判的理解和方法,是很值得学习的。
主动权非常珍贵,如果重仓又跑不出来就丧失了主动权。当判断错误导致非常被动时,则要剁仓来保存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固然需要保存自己才能有主动权,但保存自己并不是消极避战,不是空仓傻等。主动权来自于正确的分析评估,是研究导向的。
战略战术的制定,应建立在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是目的+环境决定了打法,而非机械照搬以套路为导向。如果选择价值投资,是因为价值投资好用有用能用,而不是先验性的宗教。
3.战略信念
整个股票市场呈现出的特征来自于大部分人的行为特征。而人的行为特征来自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效用函数,用我们的词来讲就是+。
毛泽东把这部分归因于阶级属性虽不能完全认同,但他对现象的描绘确实抓得很准,映射到今天来看依然入木三分。
一遇到败仗,或四面被围,或强敌跟追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这种一时的特殊的小的环境,一般化扩大化起来,仿佛全国全世界的形势概属未可乐观,革命胜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年)
如像过去某些同志所谓民主革命在重要省份开始胜利之日,就是革命开始转变之时,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们看不见中国是一个何等样的政治经济情况的国家,他们不知道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完成民主革命,较之俄国要困难得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年)
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是“革命道路和殖民地道路的决战”……并且谁不承认这些,就给以惩办,加之以机会主义的头衔,如此等等。无疑地,这全部的理论和实际都是错了的。这是主观主义。这是环境顺利时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狂热和革命急性病的表现;环境困难时,则依照情况的变化以次变为拚命主义、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年)
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方法,基本上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即不从阶级力量对比之客观的全面的情况出发,而把自己主观的愿望、感想和空谈当做实际,把片面当成全面,局部当成全体,树木当做森林。……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坏的一面的特点。这是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所处的不稳定地位在思想上的反映。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年)
年我们在各种自媒体上,在诸多投资群里,在分析师报告点评里,在和各种同行的交流中,都能看到这种“小资产阶级情绪”周期的完整演绎。
股票涨的时候就是“下注中国核心资产”,厉害了真香真香;
一开跌则痛得哇哇叫,转眼要“在祖先土地上流浪”,崩溃了药丸药丸。
碰上了各种里里外外没见过的打击,则立刻从左向右切换,从冒险主义依次变为拼命主义、保守主义。最后再来一根稻草则情绪崩溃,沦为逃跑主义。
还是手刀逃跑的那种。
许多人在10月份那会已经缴械投降,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防御,变得看空一切。
我们复盘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理论,如果只看游击战和运动战的部分,同样会看到很多剁仓斩仓的例子,但那只是战术层面的右侧交易。
年代的毛泽东,在大级别趋势上他是高抛低吸,是左侧交易的:那时的他清楚知道革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成功,因此高位不冒进;但是反过来在最低潮最困难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敢于坚持、敢于战斗,敢于坚信胜利一定属于CPC和中国人民。
世人皆以游击战+运动战为毛的两大绝学,以为他是个右侧交易者。殊不知战略持久战才是他最强的压箱底绝学。
战略持久战的底层心法,是在N-5层做左侧交易,这需要对N-5下面的东西有更深刻的认知:历史观、信仰、敢于行动的勇气和意志,这些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用《毛泽东传》作者罗斯的话来说,“蒋介石只是在对付相继而来的每一个危机的范围内表现出精明,他没有宽广的视野。毛泽东是以一个研究过历史的人的长远眼光看问题。”
这句话应用到股票市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市场上大部分“小资产阶级”,都是在小级别趋势上不亦乐乎地高抛低吸,而在大级别趋势上追涨杀跌。
我们指出大众在情绪上的这种特点,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更不是要唯阶级论。
只是既然百年来一直如此,我们就把情绪这个变量放进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市场。
如何克服投降主义情绪: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认为中国在打了败仗之后再也无力抗日。不知失败正是成功之母,从失败经验中取得了教训,即是将来胜利的基础。悲观主义只看见抗战中的失败,不看见抗战中的成绩,尤其不看见失败中已经包含了胜利的因素,而敌人则在胜利中包含了失败的因素。我们应当向人民群众指出战争的胜利前途,使他们明白失败和困难的暂时性,只要百折不回地奋斗下去,最后的胜利必属于我们。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年)
5、总结
毛选是一部关于斗争的方法论著作。
斗争目的是为了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
三大主要斗争方法论,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如果你能把这套东西学会并实践了,那就可以……
可以……
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雷司令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