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往往来势汹汹,病势险恶,就像自然界中的风一样“善行多变”。那么,一旦患上中风在临床上都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因素会诱发中风呢?
首都医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付渊博,将为我们从中医角度解读中风顽疾,破除风邪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让您拥抱健康、拥抱生活新希望!12月2日晚19:30播出,欢迎锁定澳亚卫视三生有幸。
付渊博
首都医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案例回顾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伊先生是一位中风患者,之前他并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却在结束了一段国外的旅行之后,便突发了脑梗,导致右侧肢体麻木,行动不便。
据伊先生的家属介绍,他平时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不爱运动,而且还有糖尿病,不知道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会是伊先生这次突发脑梗的元凶呢?
中风,中医病名,即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两大类,根据受影响的脑部位和范围不同,症状可轻可重,轻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重者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所以,脑中风发医院进行处理。
在中医学领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中风有过记载,当时的医者将它的症状描述为“偏枯”、“仆击”等,治疗则多以针灸为主。
到了汉代,《金匮要略》一书才将它定名为中风,将偏身不遂、不能识人、言语不利等症状统一到这一种疾病当中。
首都医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付渊博介绍说,中风在中医里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即肝阳暴亢型、风痰阻络型、痰热腑实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
这五种类型都有各自的表现症状,当然,大家没必要熟知这五种类型,只要了解中风的症状就可以了。
1.大便干燥、口腔异味、腹胀
2.平素乏力、言语不利、伤精
3.偏身瘫痪、偏身麻木、口眼歪斜
4.头晕胀痛、脾气暴躁、口干口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攻克中风这个难题,就要知道中风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说只有了解了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才能精准地“克敌制胜”。
中风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发病率是有可能得到控制的。
付渊博医生介绍,中风的发病病机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可以概况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发为中风”。
这个病的病因较多,从临床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归纳起来主要是风、火、痰、气、虚、瘀六端。
对于中风发病的中医理论,大家可能会觉得深奥,所以付渊博医生也向我们介绍了诱发中风的高危因素。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曾经对中风一病做过详细的解读。
其中,它就列举了中风的十大危险因素,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腹型肥胖,饮食,吸烟,酒精,少运动以及心理因素。可以说,90%脑中风患者的诱发因素基本都在这十项当中。
中医领域对于中风的探究其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但是中风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即使再进行补救,伤害也是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可怕的并发症。
1.压疮
2.便秘
3.废用综合征
4.肩手综合征
5.坠积性肺炎
6.泌尿系感染
7.下肢静脉血栓
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做好中风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至关重要。比如,及时治疗心脏病、三高等诱发病,另外饮食结构要合理,要戒烟戒酒,多运动,控制体重等。只有控制了中风的高危因素,才能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和复发。
下载澳亚新闻APP
即可轻松观看三生有幸节目!
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