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原料:小茴香10~15克。
制法及用法:用小茴香少焦,研粉,用开水分3次冲服;或取等量小茴香、橘核、山楂分别炒后研粉,然后混匀,每日早晚用黄酒送服6克。
功效:治妇女月经疼痛,在月经前3天煎服小茴香15克,连服3日。也可治疝气腹痛。
民族用药:
景几:果实用于治疗癫痫,头晕眼花,腹胀《傣药志》。帕基(西傣):籽治发热不退《滇药录》。景几:治癫病,头晕眼花,腹胀《傣医药》。
烂仓宫(环江语),叶治跌打;种子治腰痛《桂药编》。
小茴香(大新语):种子治疝气胀痛;全草治跌打肿痛《桂药编》。
“weinxionlmirx,喂兄咪”:根治寒疝,咳喘,水肿,腹痛,乳胀积滞,风湿关节炎《大理资志》。
根同大米煮稀粥吃,治牙痛,气滞腹痛《大理资志》。
茴香根:根治胃寒呃逆,腹胀肚痛,食少纳差,形体赢弱《哀牢》。
胡及怂:籽治发热不退《滇药录》。同质汉俄:全草、根、种籽治胃寒痛,少腹冷痛,痛经,疝气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怒江药》。
丝拉嘎保:果实治肺炎,肺结核《青藏药鉴》。拉拉普:果实治胃寒病,虫病《中国藏药》。
找日高得苏:果实治“赫依"热,眼花,药物或食物中毒,疝气,不思饮食,胃痛,腹胀《蒙植药志》。昭日古达素.高尼瑶特:果实用于胃寒痛,气胀,心气不舒,小腹冷痛,痛经,疝痛《蒙药》。
小茴香、怀香端:全草治胃寒腹痛,经来腹痛,小儿气肿,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疝气痛;根治风湿骨痛;全草治小儿麻疹发热,疹出不透,呃逆少食,慢性附件炎,气滞腹胀,腰部冷痛《湘蓝考》。Fuxloxbubghunb胡萝卜棍,Xongxhxongb雄凶:果实治小儿疝气,治皮风《苗医药》。小茴香xiongxhxongb雄松:成熟果实主治小儿疝气《苗药集》。
阿拉伯白的安:果实主治咳嗽气喘,胃寒腹痛,呕吐,少食,妇女月经不调,乳汁不下,与牛舌草等煎服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叶绞汁洗目治眼疾;根研粉拌蜂蜜治狂犬病,果实炒热布包熨腹治寒症腹痛《维药志》。根治妇女白带多。
炮制
1.1.小茴香《朱氏集验方》:“去土石。”1.2.《卫生宝鉴》:“捣细用。”1.3.《仁术便览》:“去枝梗。”1.4.《本草述》:“淘净。”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梗及杂质,筛去灰屑。
2.1.炒小茴香《博济方》:“炒。”2.2.《苏沈良方》:“微炒。”2.3.《本事方》:“炒令香。”2.4.《医学启源》:“炒黄色,捣碎用。”2.5.《本草乘雅半谒》:“隔纸焙燥。”现行,取净小茴香,用文火炒至微黄色,略具焦斑,或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1.盐制小茴香《朱氏集验方》:“盐炒,去盐。”3.2.《仁术便览》:“青盐水拌炒。”3.3.《良朋汇集》:“加盐炒黑。”现行,取净小茴香,用盐水拌匀,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每小茴香kg,用食盐2kg。
4.1.制小茴香《普济方》:“青盐酒炒。”4.2.《医学入门》:“酒浸一宿,取出炒黄色,捣碎。”现行,将大青盐加入黄酒、醋和童便的混合液中化开,投入净小茴香,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每小茴香kg,用大青盐1.7kg,黄酒、醋及童便各6.25kg。
药理作用
1、对消化道系统的作用:
1.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小茴香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茴香脑2.5×10(-5)g/ml对小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浓度增高则出现松弛作用,松弛的肠管对乙酰胆碱亦无反应。小茴香挥发油对小鼠离体肠管初期为兴奋作用,随后则使之弛缓,此松弛作用约为罂粟碱的25%,茴香脑约为28%,茴香酮约3%,茴香醛约为4%,柠檬烯约为2%,桉叶油素约为1%。挥发油作用于豚鼠回肠纵行肌肌束,增强其收缩,EC50为6-7μg/ml。小茴香丙酮浸出物对鹌鹑离体直肠有兴奋作用,有效成分是茴香脑,收缩反应是组胺样作用。将充水的微小气球植入兔幽门括约肌层,记录气球内压的变化观察胃运动,在静注戊巴妥钠抑制胃运动的状态下,口服小茴香24mg/kg,可使胃运动出现有意义的恢复,尤以给药后30分钟和35分钟时,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差别。
1.2.抗溃疡作用:小茴香mg/kg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约38.9%,对Shay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4.9%,而对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3.8%。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肠给药,不论对阿司匹林诱发的大鼠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均无明显效果。
1.3.利胆作用:小茵香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
2、对气管的作用:小茴香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将挥发油溶于12%乙醇给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气管内液体分泌增加,切断胃神经不产生影响,认为此作用不是通过胃反应引起。
3、对肝的作用:对部分肝摘除大鼠,给小茴香挥发油10天,肝组织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对照组增加。
4、性激素样作用:雄大鼠给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天,睾丸、输精管的总蛋白含量减少,精翼和前列腺的总蛋白则明显增加,这些器官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天,出现阴道内角化及性周期促进,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增加,认为小茴香有雌激素样作用。另有报道,认为有效成分为茴香脑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脑。
5、其他作用:小茴香挥发油、茴香脑对青蛙都有中枢麻痹作用,对蛙心肌开始稍有兴奋,接着引起麻痹。对神经肌肉呈箭毒样麻痹,肌肉自身的兴奋性减弱,由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肿瘤作用。挥发油对真菌孢子、鸟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灭菌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本经》不载所出,今交、广、诸番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番舶者,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茴、蘹声近,故云耳。八九月采实,阴干,今近道人家园圃种之甚多。”
2、《本草衍义》:“蘹香子,今人止呼为茴香。《唐本》注似老胡荽,此误矣。胡荽叶如蛇床,蘹香徒有叶之名,但散如丝发,特异诸草。”
3、《救荒本草》:“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多种,苗高三四尺,茎粗如笔管,旁有淡黄挎叶,抪茎而生。袴叶上发生青色细叶,似细蓬叶而长,极疏细如丝发状。袴叶间分生叉枝,梢头开花,花头如伞盖,结子如莳萝子,微大而长,亦有线瓣。采苗叶炸热,换水淘净,油盐调食。”
4、《纲目》:“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今惟以宁夏出者第一。其他处小者,谓之小茴香。自番舶来者,实大如柏实,裂成八瓣,一瓣一核,大如豆,黄褐色,有仁,味更甜,俗呼舶茴香,又曰八角茴香(广西左右江峒中亦有之),形色与中国茴香迥别,但气味同耳。北人得之,咀嚼荐酒。”
5、《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按胡荽结子时,极与茴香相类,《衍义》未细考老胡荽形状,以斥《唐本》注,殊误。但力稍缓耳。”(《医林纂要·药性》)
6、《本草正义》:“茴香始见于《唐本草》,据苏颂谓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此今之所未见者。苏又谓入药多用番舶者,则今市肆之所谓八角茴香也。但八角者大辛大温,其性最烈,濒湖《纲目》称其气味辛平,必非舶来品八角茴香可知。故李亦谓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俗呼为大茴香。……据此,则《纲目》中所引古书一切主治,皆子如麦粒之茴香。《唐本草》、马志、大明、东垣、吴缓当皆指宁夏产品而言。惟李引诸方,有明言八角茴香、舶茴香者,则舶来品耳。按今肆中之大茴香,即舶来之八角者,以煮鸡鸭豕肉及诸飞禽走兽,可辟腥臊气,入药殊不常用。”
化学成份
果实所含挥发油的组成很复杂,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trans-anethole63.4%),其次为柠檬烯(limonene13.1%),小茴香酮(fenchonel2.1%),其他有爱草脑(estragole4.7%),γ-松油烯(γ-terpinene2.7%),α-蒎烯(α-pinene1.9%),月桂烯(myrcene0.7%),β-蒎烯(β-pinene0.4%),樟脑(camphor0.2%),樟烯(camphene0.1%),甲氧苯基丙酮(methoxyphenylacetone0.1%)及痕量的香桧烯(sab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1,8-桉叶油素(1,8-cineole),4-松油醇(4-terpineol),反式-小茴香醇乙酸酯(trans-fencho-lacetate),茴香醛(anisaldehyde)等。果实脂肪油中经鉴定的十六种脂肪酸组成有:10-十八碳烯酸(10_octadecenoicacid38.0%),花生酸(arachicacid31.4%),棕榈酸(plmiticacid21.2%),山嵛酸(behenicacid2.8%),肉豆蔻酸(myristicacid2.2%),硬脂酸(stearicacid2,2%),月桂酸(lauricacid0.2%),十五碳酸(pentadecanofcacid0.2%),二十一碳酸(henicosanoicacid0.2%)等。果实还含豆甾醇(stigmasterol),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由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与大于十八碳的高级醇所成的蜡混合物,β-谷甾醇(β-sitosierol),花椒毒素(xanthotoxin),α-香树脂醇(α-amyri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香柑内酯(bergapten)及印度榅桲素(marmesin)。
中医验方中输入关键字可以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文献。
本文关键词:茴香,茴香子,小茴,茴香,怀香,香丝菜,小茴香,谷茴香,香子,蘹香,蘹香子,土茴香,野茴香,谷香,小香,炒小茴香,盐制小茴香,制小茴香,积食,疝气,胃胀痛,胃胀
多士卡弘扬中医,欢迎转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