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帕金森病也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帕金森病标化患病率为1.66%,该病由黑质、苍白球、纹状体和蓝斑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与胆碱能系统不平衡所致。
如今,帕金森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然而人们对于帕金森病却知之甚少。
临床表现
1.震颤
摆动样或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始于一侧肢体,初为间断性,安静时出现或明显。
2.肌强直
肌肉僵硬,肩带肌和骨盆带肌受累更显著。
3.运动迟缓和步态异常
运动迟缓包括坐位起立困难等。
步态异常是帕金森的最突出表现,表现为下肢拖曳、蹭地、上肢摆动减少,步幅小,越走越快,称为“慌张步态”。
4.平衡障碍
患者站立或行走时不能维持身体平衡,或在突然发生姿势改变时不能做出反应。
5.并发症
如便秘、血压低、嗅觉丧失,在PD初期出现。
6.生活无法自理
严重患者出现起床、翻身、行走、进食等活动困难,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丧失而严重致残,终至卧床不起。
预防和治疗
预防:
一级预防:避免接触杀虫剂、锰、一氧化碳等;防止脑动脉硬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药物。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运动可防止和推迟关节强直和肢体挛缩,注意直立性低血压,晚期卧床患者防止关节固定、压疮、坠积性肺炎。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坚持“low”和“slow”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缓慢滴定增量。尽可能的维持低剂量,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治疗要考虑结合共病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方案。
老年前期(<65岁)患者,且不伴认知障碍,可选择:
①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
②司来吉兰,或加用维生素E;
③复方左旋多巴+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0MT)抑制剂;
④金刚烷胺和(或)抗胆碱能药:震颤明显而其他抗PD药物效果不佳时,选用抗胆碱能药;
老年(>65岁)患者,或伴认知障碍:首选复方左旋多巴,必要时可加用DR激动剂、MA0—B抑制剂或COMT抑制剂。老年男性患者尽可能不用苯海索,除非是有严重震颤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患者。(具体需要遵医嘱)
康复与心理治疗
运动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患者持之以恒进行锻炼,以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但运动时要避免疲劳,因为一旦发生,消除较慢。
1、上肢及肩部锻炼:
进行耸肩、臂上举等锻炼。每次15分钟,每周3次。
2、从椅子站起及坐下训练
患者可坐在无扶手椅子的前部,身体稍前倾,屈膝将两足稍分开,双肩应在双膝正上方。
将身体的重心移到前脚掌及拓枳关节部,然后慢慢站起,站起后让身体站直,双足放平,与地面接触正常。
坐下训练:首先稍前倾,双手放在股前方,并沿股向膝部逐渐下移,臀部同时向椅子靠近。
直至坐好为止最后调整好坐姿。
3、行走训练
帕金森病患者走路时常为前倾姿势,这样很容易使步伐变乱,常常是越走越快,反而步伐越走越小。
那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患者先停止走路,确保足间距达25-30㎝。
尽可能站直,以行军的方式迈步,让足尖向上,使足跟先着地,迈步时向前摆动对侧上肢。
4、穿衣训练
患者需要穿宽松、轻质的衣服,先从强直一侧上肢穿衣服,再穿好另一侧。
如平衡障碍时可以在床边或带扶手的椅子上更衣。
5、吞咽困难的锻炼
患者每天进行闭唇鼓腮练习、露齿而笑和撅嘴训练等训练。
进食前先吞咽口水,保持上身正直,头略微前倾,且每次固体食物不超过半汤勺,细细咀嚼,分多次吞咽。
咽完食物后喝一小口水,在没有咽完口中食物前不要再进食。
6、言语训练
当患者每次说话前先咽下唾液,深吸一口气,讲话时控制语速,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比如:从1数到20。进行口型发音训练,发出“噫”“哦”等,尽量拉长,达20秒以上。
家人朋友多与患者进行对话训练。
教育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予以心理疏导,加强营养支持,对症治疗,适当锻炼也是PD治疗中重要的辅助措施。
手术治疗
长期用药患者治疗反应明显减退,同时出现异动症,药物治疗难以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仍需应用药物治疗,但可减少剂量。对处于早期PD、药物治疗显效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DBS因其相对无创、安全和可调控性而作为主要选择。
有临床数据指出,超过50%的帕金森病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导致了病情加重。哪怕再事后接受了治疗,效果也是极其有限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