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资本论》很难为大众理解的“困难神话”
非专业读者阅读《资本论》的首选导读作品
学生读者拿下《资本论》的独家修炼宝典
——这就是《资本论修炼宝典》的魅力
全书漫画是“喜闻乐见”的波普拼贴风
通过页漫画书来认识万字《资本论》
作为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
本书有着丰富直观的图文攻略
对经典作品的严谨而不失趣味性解读
且开本小页数适中,能随时随身阅读
作者大卫·史密斯,专业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
携手漫画家菲尔·伊万斯,知名政治漫画家
与设计师黄越,全方位的轻阅读设计理念
共同让这本漫画版《资本论》出现在我们面前
豆瓣9.0分!当当99.8%好评!你值得拥有!
今天我们请来几位与本书有关的几位嘉宾
一起听听他们聊聊这本书背后的那些故事吧
木木:
大家好,我是《资本论修炼宝典》的责编,很高兴这本小书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为此我邀请揪住了译者饶青欣、设计师黄越,听听他们在这本书的翻译、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故事。
译者饶青欣:
富有解释力的《资本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对我们堪笑也堪悲的当代生活仍然富有解释力,它能够回答为什么上班不但使我痛苦还使我贫穷,为什么我们反而渴望过上断舍离的生活(却做不到),为什么“小红书”上的用户都虔诚地诉说着“包治百病”“世界上没有一支唇膏不能解决的事,如果有,就再买一支”。
修炼宝典、通俗读本、读书手帐
出版社的小伙伴问我有没有兴趣翻译一本《资本论》的时候,我只想回他一个表情包:陈独秀同学,请你坐下。我李大钊先走一步了。
他立刻解释:当然是一本的《资本论》的通俗读本,或者说是《资本论》绘本,也可以说是《资本论》的读书手帐吧!
最有力量的批判不是来自情感的肆意抒发,反而来自最理性并且耐心的解释。《资本论修炼宝典》,推荐每天午休修炼五分钟,图文结合疗效好。封面抢眼,画风复古,字体瞩目,适合假装随意地摆在办公桌上,调戏一下你的老板。
设计师黄越:
*汉化·内容
正如作品原书名(Marx’sCapitalIllustrated)所示,本书是英国漫画家菲尔·伊万斯和美国作家大卫·史密斯合作而成的《资本论》入门漫画。原作运用了大量“人们喜闻乐见”的插画和拼贴,将《资本论》曲折的创作历程与其中高深的社会经济学学说,还原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而原作强烈的波普拼贴风格也让人不禁联想起20世纪中期流行于美国的商业消费文化,与内容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
要领略原作的这些特点,就要求阅读过程绝对的流畅性——若在翻阅过程中还要翻阅字典,那就太令人扫兴了。因此,本书中文版的制作在保留原作趣味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呈现轻松流畅的阅读。
设计对书中的各涉及文字的要素都尽可能地做了“汉化”,比如报头、插图的原英文字,中文版中都使用效果类似的字体或进行过设计的中文字进行了替换。
编辑方面,强调趣味性和准确性,关于“绝对剩余劳动”等在无法直接修改处也做了标注;另外“钱先生”“金先生”“刘水线先生”等也在兼顾意义的基础上保留了双关意味。
*字体·设计
而作为一本强调视觉的漫画,仅仅内容上的替换显然是不够的。只有选择合适的字体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原作的美学趣味。原书正文采用Arial字体排版,漫画中的文字则采用手写,形成了一种参差对照、明晰理性而不失艺术感的整体风格。
与之相应,中文版的正文采用方正兰亭纤黑,这种字体有着较大的中宫、适当的字距和笔画粗细,清晰、易于辨识,轻松不死板,而使得版面更加通透。
漫画文字方面,原来考虑请人书写,但考虑到手写文字不是一个很好控制的素材,风格的统一性、编辑的便利性、作业的时间与成本控制都成问题,因此设计在反复的试验后,最终采用了不同字号的方正毡笔黑简体来替换。这款字体起笔处呈圆形,横笔画左粗右细,字体整体右上倾斜,具有强烈的手写风味,又有着较强的易读性。而这种POP风格的手写字体,也十分符合原作整体的风格倾向。
除此以外,中文版采用模拟马克笔的书写形态的创意字体,方正特粗光辉体来替换原作一级标题的粗体英文字,并参考原著的形式,综合运用黑体、斜体、下划线来突出强调内容。
*图文·混排
漫画是一种整体性的艺术,文字和图片的搭配往往是一个整体。但由于语言的转换引起文字篇幅的变化,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原来的图片位置,及图文混排方式进行调整。
中文版漫画中的对话框大小都有所调整以契合中文内容,少量图片也根据文字量及视觉比例关系进行了细微的移动。
图文混排方面,中文版借鉴分栏和网格的理念,统一了全书正文的行距,并且着重对齐了左右跨页正文文字的位置,以强化本书文字部分版式的统一性。另外,中文版也基本舍弃了原版中个别较为随意的边缘跟随的图文混排形式和左齐文字形式,以更好地配合中文方块字排列方式,呈现更好的秩序感。
值得一提的是,原书附录部分采用字体较多,排版也更加自由,设计根据编辑的建议,在二级标题前增设圆点,增加检索与辨识的便利性。
*术语·表
本书中文版基于年及21世纪的新版制作,而两个版本却不尽相同。年版书后有一个《资本论》相关术语表,新版增加了一个有关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状况的附录却取消了术语表。与编辑讨论后,我们最后决定在新版内容基础上,增加收录老版本的术语表以加强作品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然而,这本书诚然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因此新增的术语表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英文词首字母排序,而是按照翻译后的中文拼音首字母排序,以便于普通读者的查阅。
术语表采用双栏排列,术语、英文及解释分别采用方正黑体、Univers及方正新报宋等字体,以与正文有所区别。
*开本·用纸·封面
由于印制的原因,本书中文版的开本比原书略宽,因此设计对插图的位置都做了细致的调整,配合本书胶装的方式,以更好地呈现跨版图的效果。
为配合作品“轻阅读”的定位,在正文用纸方面,本书选用了质量较轻的轻型纸,其略黄而稍显粗糙的表面也给漫画带来一种粗放的质感。
封面通过印专色,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红黑配色。
封底直接了当地呈现书中的漫画内容,封面也直接呈现了宣传元素,这种直接性也和漫画更配。
(其实原来的设计真的是个宝典的样子,有着庄重的封面、奢华的腰封……但为了大家能够便宜地看到本书……)
以上本书的制作思路,完。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次推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