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本论》(六):从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到保护生产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线访谈。顾教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资本论》。
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顾海良:当代资本主义和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对《资本论》的研究,第一点就是要深刻把握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马克思研究《资本论》,我刚才强调了三个要点:第一,针对资本主义时代提出的问题,他来作出回答;第二,吸收当时所有经济学研究有价值的东西;第三,立足创新,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它的实践性。这个我认为是《资本论》的精髓问题。
为什么现在大家还看《资本论》?就是因为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资本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这种绝对的地位没变,马克思对资本的揭示、本质的揭示还是有意义的。我们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就是如何像马克思一样,面对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现在必须要回答经济全球化过程下,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我们要理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下,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有哪些新的特点。
我们讲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我们主张合作、共赢,但是也有反对多元并存、多样共享的观点。这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理论问题,我们要抓住现实的发展特点,要从实践出发来学习《资本论》、运用《资本论》,甚至也可以说是创新《资本论》。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学习它的精神实质,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强调我们的科学性和政治性,要强调我们的人民性和实践性,要强调我们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我们现在不是照搬《资本论》,甚至不能因为《资本论》说过什么、没说过什么,我们就去干什么和不干什么。《资本论》提供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需要我们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结合当今的现实、结合当今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第二,《资本论》揭示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规律。社会的两极分化问题,这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一个内在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调整着力缓和两极分化的矛盾,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社会保障、福利等等想要来缓和,但在资本主义中,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国家垄断到国际垄断发展中,这个矛盾依然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民众占领华尔街,最引人注目的口号就是“我们都是99%”——上街的人都是99%,谁是1%?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是1%。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你们,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得到好处的还是你们,比较形象地刻画了当今像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些理论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资本论》对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样是有意义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的就是总体上新发展理念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我们对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镇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刚才讲的第一卷,以及第二卷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综合平衡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有些理论直接指导着我们如何加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解放生产力是对生产力重要的促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开头两句话。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生产力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还要讲保护生产力。保护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就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如果把生产力的基础条件都破坏了、自然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花再大的劲儿也不会有收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顾海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它们的辩证关系就是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的关系。这个都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处理上应该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