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胸部CT中,在磨玻璃影背景上重叠有增厚的小叶间隔线,类似不规则的碎石路样改变。碎石路征区通常与邻近正常肺组织的分界清晰,呈地图样轮廓。
提示疾病:碎石路征最初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病例中发现,并认为是PAP特征性的胸部CT表现;但实际上,感染性疾病、肿瘤、特发性肺弥漫性疾病(DPLD)、吸人性病变等都也可以出现。
——②———串珠样间隔症—————————
串珠样隔征是指小叶间隔呈串珠状改变或增粗,成串珠样。产生原因是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内生长及继发血管周围和间质水肿及纤维化。
相关疾病:该征主要见于肺转移瘤,其次也见于肺结节病和先天性肺小叶周围纤维化。
——③————海蚌含珠征————————
提示疾病:该征象通常被认为是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缩的结果。但该征象也见于其他情况,包括结核病、Wegener肉芽肿、空洞内出血和肺癌。
真菌感染的早期X线表现可能正常,之后出现但发或多发边界不清的周围性斑片状影,最后呈大片状或结节、或肿块抑或粟粒状,大约半个月后出现空气半月征(发生率约50%)。
——④————空气半月症—————————
当肺部肿块或肺炎出现坏死或空洞时,其周边出现的新月形透亮影。
提示疾病:最常见于伴有空洞的真菌球,也可见于肺包虫病、肺脓肿、肺内血肿和肺肿瘤。
——⑤————马赛克征—————————
肺小气道病变时高分辨率CT(HRCT)或薄层CT所示的一种非特异性征象。表现为肺密度不均匀,补丁状的异常透光区斑片状的磨玻璃密度影镶嵌存在,形似“马赛克”,这种征象称为马赛克征(马赛克灌注)。
相关疾病:这种征象的形成主要有小气道疾病、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浸润性肺病如卡氏非囊虫肺炎、慢性嗜酸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及化脓性肺炎等。
——⑤————花朵征—————————
花朵征这里主要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早期表现。
肺窗上观察,肺血管纹理显著增强,一般在小叶范围渗出,主要为间质渗出,因此密度较淡,往往呈磨玻璃样密度,外形如「花朵」样,即增粗的血管纹理为「花柄」,小叶范围的渗出影像为「花冠」,散布其间的肺血管分支犹如「叶脉」,形成一朵朵根在肺门,朝向胸膜下的含苞欲放的「鲜花」,彼此界限清。病变严重时,「花朵」可融合,形成「花丛」样外观,纵隔窗上常不显影;纵隔淋巴结不大;
提示疾病:早期空气支气管征不多见,进一步实变时明显;动态观察,进展迅速,但吸收慢,和临床症状不同步,后期纤维化明显;常在背部坠积性发病,而支气管开口向上的肺叶、段发病相对少见;可以上肺野发病为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