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骨丢失严重时造成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遇到轻度外伤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中老年骨折病人也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这是中老年骨折病人的特点。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可以使原有疾病加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长期卧床时可以引起肺炎、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在骨折治疗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负重及动态下的腰背部剧烈疼痛,使患者相当痛苦,生活十分不便。对病人而言,需长期卧床静养,服药保守治疗效果差且缓慢。一些采用开刀的方法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均需要面临极大的手术风险。近期,经我院骨科创伤外科的努力,成功对数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病例介绍:
例1
戚某,女,69岁,平地滑倒跌伤,诊断:1、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2、骨质疏松
入院第3天局麻下行微创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术后第2天患者佩戴支具下地行走,腰痛缓解。术后第3天步行出院。
例2
段某,女,71岁,跌倒致腰背疼痛,包中草药保守治疗1月余,疼痛无缓解。诊断: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
入院第2天局麻下行胸12椎体骨折PKP手术
术后第2天疼痛缓解,可下地行走,第4天出院。
例3
马某,女,68岁,反复腰痛1年,加重1周入院。诊断:1、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2、骨质疏松。
入院第3天局麻下行腰1椎体PKP手术
术后当天患者腰痛明显缓解。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外表美观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在局麻下即可完成操作,切口仅仅0.3cm,这类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刀手术相比,病人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疼痛症状缓解快,术后12小时即可负重行走,出血少及并发症少,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此次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微创手术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骨科微创手术的全面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像上述病例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常见。患者腰痛难忍,行走困难,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以往对这一疾病,多采用保守疗法,但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众多并发症(诸如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常常出现“越治越重”以及“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医院骨科创伤外科团队在学科发展上,紧盯技术最前沿,大力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等微创操作技术,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创了医院骨科微创手术的先河,完善了骨科治疗体系,让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临床效果十分满意。
骨科创伤外科李勇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