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合肥资本论读书会报道

昨日(年4月28日),在合肥的时代书店,荆棘鸟编辑宗周与另一位热心网友共同主持举办了一次关于《资本论》的基本思想和当代意义的读书会,宗周同志是此次读书会的主讲人。读书会气氛热烈,干货十足,比较成功。这也是我们在合肥进行的首次尝试,希望以后类似活动能够在合肥延续下去。

在读书会上,我们首先通过各类社会现实,引导大家思考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关系,顺利导入对《资本论》的分析。主要介绍了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介绍了商品的价值由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及价值的社会性的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对于价值的混乱概念,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谓的各种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等此类说法完全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表象的片面抽象。分析批判了商品(货币)拜物教,指出拜物教是由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而产生的。指明了劳动力的价值如何决定,揭示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秘密。

在讨论环节,还有其他旁听的社会人士提出疑问,参与讨论。我们讨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分析了中国改革时期的资本积累(这种积累并非历史上的原始积累)与积聚。辨明了资产阶级引以为傲的预付资本是如何在资产者自己的挥霍中完全被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取代。资本家的预付资本被完全消费了、被完全取代了,但是资本家不会将企业拱手让给劳动者,资本家必定会继续占有生产资料,继续剥削劳动者。

讨论还延伸到了哲学领域,一位哲学系同学介绍了西方哲学史的相关问题,我们以此为契机讨论了马克思学说的哲学内涵,简要探讨了《资本论》的方法论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深入发掘《资本论》的方法论的雄厚资源。

还有参与者还以失败了的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为例,对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提出质疑,我们对此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宗周同志看来,苏联等国实践的失败,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果,是存在官僚变质的不完善的工人国家在更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不得不发生的蜕化。因此,20世纪共运的失败只是证明了某些历史偶然性在马克思所说的“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恩全集,第13卷,第9页)的必然规律下为自己开辟了道路,在理论上最多只能证明斯大林主义的失败,而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宗周指出,任何真理都是要不断发展的,因而是相对真理。要想认识真理,不能简单地进行片面的反映,我们必须参与实践,取得一定的认识。马克思学说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存在论、认识论、辩证法的统一,套用卢卡奇的话说,就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于是,马克思的学说就完全不是书斋里的那种纯粹的直观抽象的认识。

读书会现场图片

下面,我们把此次读书会的两份较为完整的讲稿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

《资本论》读书会讲稿大纲。(0424)

一、具体事例的导入

修订劳动法。全球不稳定就业。本科生毕业就业问题。代孕合法化。山东辱母案。

用事例启发对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思考。再指出马克思学说的一个根本论点,即市民社会的、法的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状况。只有深入分析、明确当今社会的经济关系,才能对种种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而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的扛鼎之作,便是资本论。要善于从各类事件中找到其经济线索。于是指出重读(或阅读)资本论的意义。

二、介绍资本论,指出其当代意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现在出版的总计四卷。分别是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最后一卷由考茨基编辑出版,是理论史。

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是从年代末开始的。他的经济学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的总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当代意义,首先要确保著作所体现的思想,至少在当时就有意义,资本论是对以英国为代表的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研究,当然包括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无论在何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都是根本上一致的。

比如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揭示了商品世界的奥秘,也揭示了更加炫目的货币形态的奥秘,即使这些基本规律会隐匿在更加繁杂的表象之中,他们仍然保持其根本性的意义。

而且只有懂得如何揭穿拜物教,才能对当今经济问题有深入的把握。

三、通俗地解释商品(货币)拜物

商品拜物教不是我们常说的拜金主义,商品拜物教是由于发达商品社会里商品之间物的关系掩盖了真实的人的社会关系而出现的。因为在商品世界里,单独的看似孤立的个人,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有用性,换得自己不生产但却需要的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着义务的关系,其实是商品所有者的社会关系的反映,但是却完全遮蔽了这一根本关系,于是,商品或货币就显得很神秘,拥有决定个人命运的神秘力量。商品卖不出去就破产,找不到工作不能出卖劳动力,就养活不了自己和家庭。

价值以实用价值为物质载体,但却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原子,他完全是社会性的。价值是某商品在社会总劳动中应该分有的一个份额的间接反应,这是以私有制的所有制关系为前提的。

四、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既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资本论(第一卷),单行本,人民社第2版,第54-55页。

生产商品的劳动在生产商品的具体有用的属性时,就被看作具体劳动,织麻布,缝上衣,劳动形态不同,但当其在生产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当作为无差别的劳动的量上的累积之时,则被看作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或者可以化约,只有量上的差别。

如果不是生产商品,如家庭内部生产,或封建社会里的实物地租,等等,不用于交换,则劳动不生产价值,只生产使用价值。

五、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

资产阶级鼓吹等价交换,一分钱一分货,但我们亲眼所见的就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所谓中产阶级,则终日生活在惶惑之中,生怕堕入社会下层。而且劳者不获、获者不劳。如果说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是等价的,那么就会有这种疑问,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当然也应该是等价交换。但是,劳动者也许整日加班,节假日不休息,都很难供养自己的家庭,更别提什么享受了,他们生不起病,上不起好学校(学区房,辅导班),买不起房。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确实是以其充足的价格被卖出去了,但工人卖给资本家的十小时的各种体力、脑力、精力的耗费,也许用五个小时所代表的价值量即可弥补。那剩下的五个小时是免费为资本家做工,使剩余劳动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才加入商品这一物理容器中,不是在流通中形成的,但它的实现必须通过流通阶段。于是原本用于交换商品的充当交换手段的货币,现在通过购买消费劳动力,实现了自身的增值,因而成了资本,更准确地说是可变资本,用于购置劳动所需的其他物质材料如厂房、机器、工具、原料等等的货币是资本增殖所必须的,也是一种资本,但他们本身不增殖,因而是不变资本。

六、资本论的方法,如何阅读资本论?

抛出一些启示性的神秘话语,哲学的语言,指出马克思经济学与黑格尔逻辑学哲学的紧密关联。

构建理论总体,演进的体系,前进就是倒退,返回到自身,起点就是终点,上升的圆环,逻辑超越历史。要懂《资本论》,必须懂《逻辑学》。

题目:价值与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是一个高明的辩证法家,通过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未能区分的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他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本质。

商品的二重性,指的是商品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价值,而价值必然体现为交换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在概念上区分为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

从表象上看,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财富表现为大量的商品。而商品的有用性,即它们的使用价值,则构成了财富的物质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资本论(第一卷),单行本,人民社第2版,第47页。(以下只标注页码的引文全来自于该书。)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第48页。

但是,我们从大量各异的商品可以互相交换的事实出发,可以知道在商品的物质外壳中,一定存在某种质上相同的东西,就是因为其相互之间只有量的差别,商品才能实现交换。从中我们就发现了不同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价值。商品就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根本属性。撇开商品的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商品按照相互之间的价值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我们将构成使用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物质因素抽离出去,使得商品只剩下了一种相同的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第50-51页。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第50页。

耗费在生产商品上的一定量的劳动构成商品的交换价值的物质实体。这种劳动本身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劳动产品的不同,劳动形式也不同。织麻布的劳动和缝上衣的劳动在形式上当然不同,但是,作为抽象的劳动力的耗费,作为一定体力、脑力、精力等等的耗费,它们却是可以化约的。于是,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就创造了各类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就创造了价值。

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第51页。

起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54-55页。

作为具体劳动的劳动必须与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因而使用价值即财富必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人类劳动和自然界。换句话说,劳动不是作为财富的资本主义商品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提出这一论断,当然不是为了说明只有工人阶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废话,因为只要是为了交换而劳动,就创造价值;更不是为了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第56-57页。

使用价值,如前所述,必然包含自然物质的因素,但是,价值则完全与物质形态无关,纯然是一个社会性的范畴。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使用价值的原子。商品的价值,是由在当前生产状况下应该分配在某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反映的是互相独立的个人以个别的生产实现自身劳动的社会性的情况。价值与自然物质没有任何直接关系,自然物质只是价值借以实现的物质载体,更进一步说,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从而,价值的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来衡量,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这个量是一个由社会生产需要所决定的量,并非单纯是个别劳动时间,因而所谓劳动者越慵懒生产的商品就越值钱的观点就是极其幼稚的,因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以上的劳动时间是不被社会承认的。在这里,必须时刻注意价值的社会性。

马克思确实说过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用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所用的时间越多,相应地,它的价值量就越大。有些人就幸灾乐祸地加以歪曲的引申,说什么越懒的人、越笨的人生产商品的时间比一般人更长,所以他们的商品价值更高,也就是说,你们马克思主义者是鼓励懒惰和愚蠢。我们可以断定,提出这种反驳的人要么是没看过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要么就是或懒或蠢,以至于无法理解马克思的意思。

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同生产者生产个别的商品,生产出来的商品必须通过交换以实现凝结在其中的劳动,即体现那些劳动的社会有用性。全部个人的劳动虽然组成为社会总劳动,但要真正实现劳动的有用性,那么生产者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对别人是有用的,而且必须以社会平均的生产力将其生产出来。社会只以生产某种商品一般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其价值,承认那个时间的劳动量。假如生产一件上衣平均下来总共需要5小时的劳动,那么社会只承认个人以一般的生产条件耗费的5小时。如果某家企业的技术条件较差,必须用6小时才能生产出来,那么别人也只承认其中的5小时,多余的1小时是不被承认的。某些或懒或蠢或从没有读过资本论就开始指责的人,当然是不了解这一点的。

体现在个别商品中的劳动时间原来并不是如想象的那样是个别劳动时间,而居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证明个别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才能证明其劳动是对别人来说有用的。低效率的劳动在别人看来就是不足额的劳动,对别人无用的劳动就是非劳动。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表现为为了交换而生产。

价值以使用价值、以商品的物质形态为容器,但它不是物的东西,也不含有物的东西,它纯粹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社会总劳动在个别商品中的表现。价值反映的是力图体现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的各个个别劳动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个别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劳动的凝结,除了劳动,任何其他东西都不创造价值。所以,根本谈不上各种劳动要素创造价值这种神话。资产阶级经济学之所以要鼓吹那种观点,是为剥削劳动者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辩护。不管是哪些国家,又具有哪种特色,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断都是不会改变的。

商品世界具有的拜物教性质或劳动的社会规定所具有的物的外观,怎样使一部分经济学家受到迷惑,也可以从关于自然在交换价值的形成中的作用所进行的枯燥无味的争论中得到证明。既然交换价值是表示消耗在物上的劳动的一定社会方式,它就象汇率一样并不包含自然物质。。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严厉地批判了拉萨尔分子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观点。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上面那句话(指拉萨尔分子写入纲领的那句话——作者注)在一切儿童识字课本里都可以找到,但是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然而,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对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避而不谈。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分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去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哥达纲领批判,马恩全集,第19卷,第15页。

马克思区分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表现为交换价值的价值,从价值的质上的等同,分析出劳动所具有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只有这样,才揭示了价值是凝结了的劳动,价值以社会劳动作为自己的实体。古典经济学只是抽象地说劳动创造价值,却没有名犬区分是何种劳动创造了价值,因而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不知道价值的实体是社会性的劳动。又由于这个缘故,他们无法解释劳动力是如何被买卖的,不能科学区分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与劳动力的耗费所能创造的更大的价值,从而不能解释资产阶级在表面的平等交换下对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剥削。

荆棘鸟招募志愿者

我们力争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沟通进步社会运动资讯

我们需要

共产主义立场的志愿者

推广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zytfy/237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