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要早期下床活动吗?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手术后康复最佳选择的措施,许多患者术后因伤口疼痛或麻药引起的头晕,不愿早期活动,甚至手术后已经好几天还不敢翻身,更不敢在床上或下床运动。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
1、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2、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3、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减轻腹胀症状,提高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4、促进膀胱功能,避免尿路感染。5、早期翻身、下床,可以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的危害
1、呼吸系统:①长期卧床会使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困难,呼吸道内堆积着大量的黏液,时间久了会引起坠积性肺炎。②肺部的有效通气减少再加上分泌物的蓄积,就会干扰氧气的正常交换,导致二氧化碳滞留。2、心血管系统:①久卧由于体位的改变,从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②由于血流速度减慢,加上术后进食少或禁食,体内水分就少了,造成血液黏滞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如血栓形成脱落后,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生命。
3、消化系统:由于活动量的减少以及麻药的原因,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摄入的纤维和水分减少,同时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常常出现便秘、腹胀。4.泌尿系统:卧床时排尿困难,膀胱过度膨胀,长时间后机体对膀胱胀满的感觉性变差,形成尿潴留,由于尿液潴留,正常排尿对泌尿道的冲洗功能减少,大量细菌繁殖,致病菌可由尿道口进入,造成尿路感染。5.发生褥疮:一些特别瘦或过于胖的患者或营养很差的老年人,手术后因为疼痛不敢翻身、活动、出虚汗,半卧位的情况下,长期受压的部位因为潮湿和皮肤受压力等原因,开始发红、起疮、疼痛,严重者溃破、糜烂成为褥疮。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
1
术后当天以床上活动为主,可左右翻身、抬举上肢、抬腿、抬屁股。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加活动量,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2
术后第一次下床时先摇高床头5分钟→床边坐5分钟→床边站立5分钟,如果患者没有头晕、气急等不适,可推着输液架在病房走廊内活动。
3
每天至少下床活动3次,每次至少围绕病房走一圈,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每天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禁止携带塑料凳子,一旦发现,将予以没收,如感觉累了就回病床上或电梯口的行走训练椅上休息,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4
卧床休息时多做踝泵运动,动作要领:患者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可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的屈伸踝关节,最好每小时练习5-10分钟,一天5-8次。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
特别注意:
1、初次下床活动时需家属陪伴。
2、每次活动时间根据病情及个人耐受程度而定。
3、感到头晕、心慌、大汗等不适时,应立即就近休息并呼叫医护人员。
4、下床活动前检查床单上固定各导管的别针是否都已取下,并将导管妥善放置后再进行活动。
END
作者▏宋剑吴娇娇
编辑▏陈宇童
审核▏杨素霞
指导▏李烟花
长按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