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病人高热时应给予退热剂,但禁用阿司匹林,其可诱发Reye综合征。
水疸病人皮肤瘙痒难忍时,可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也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多伴发热和咀嚼受限,可累及其他腺体和器官。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存在于病人唾液、血液、尿、脑脊液中。
腮腺炎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然后入血产生病毒血症,进而扩散到腮腺和全身各器官。
由于腮腺炎病毒对腺体组织、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性,可使多种腺体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发生炎症改变,临床呈现不同器官相继岀现病变的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15天,平均18天。
流行性腮腺炎自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均具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5~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发病。
初级护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
寒冷、早产、低体重、感染、窒息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致病因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一般以生后1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多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体温常低于35°C、重者患儿低于30°C,表现为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
复温是治疗与护理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关键措施。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复温。
主管护师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较高的是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的存活者亦可遗留后遗症,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尤其3~6个月内最易发生。
结核杆菌使软脑膜呈弥漫性特异性改变,蛛网膜下腔大量炎性渗出物,尤以颅底部最为明显。
患结核性脑膜炎的婴儿早期临床表现为嗜睡或发育迟滞等,持续1~2周。
结核性脑膜炎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是脑膜刺激征阳性,婴幼儿则以前囟饱满为主。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呈毛玻璃样,静置12~24小时后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之涂片检查,可查到结核杆菌。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控制炎症时需联合使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核药。
使用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时,在强化治疗阶段用INH+RFP+PZA+SM,3~4个月。
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时,应配合医师为患儿做腰椎穿刺,颅压高时腰椎穿刺应在应用脱水剂半小时后进行。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腰椎穿刺后应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发生头痛。
结核性脑膜炎护理时应保持呼吸道畅通,宜取侧卧位,以免仰卧舌根后坠堵塞喉。
对昏迷及瘫痪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应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骨突处垫气垫或软垫,防产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