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成功为岁老人施行骨折手术,术后第三天老人就能够下地练习走路。为岁的高龄患者施术,这在整个南安市甚至泉州地区都是相当少见的,手术的成功再次挑战了高龄老人手术的年限。6日,记者采访了此次手术的主刀医生,医院骨科主任黄新生。
从医20多年来,黄新生长期工作在骨科第一线,能够熟练进行多种骨外科手术。
从没有做过一台失败的手术黄新生的医学生涯开始得很平常。“选择读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年,黄新生毕业于石家庄医学专科学校,年,他曾到福建医科大学进修半年,年医院的外科生涯。
为了解骨科新进展,提高自身知识、技术水平,黄医院及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科进修学习,之后还定期参加学习班,参加省级、国家级的骨科会议,开阔眼界,提升自己。黄新生告诉记者,通过观摩专家手术过程、和专家交流,可以不断汲取经验。如果一台手术的成功率是98%,那我要做的是,努力使这个比例变成%。
长期在骨科一线,黄新生经手了无数手术,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固定术、微创技术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膝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他从没有做过一台失败的手术。他说,他要将这个纪录维持下去。
前几年,黄新生所接触的大多是复杂的创伤性手术。年7月,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郑某以“外伤致右小腿疼痛、流血、畸形1小时”为主诉入院治疗,经诊断属于高能量损伤致右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情况十分严重。
入院后,黄新生带领骨科团队为伤者进行清创、右跟骨骨牵引、消肿等治疗,并于伤后第12天行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和人工骨植植骨术。术后伤者逐渐出现右外踝局部皮肤坏死,钢板外露。术后第13天行“右内踝扩创+交腿皮瓣修复创面术”,手术顺利,术后皮瓣血运好。术后20天开始夹管,23天断蒂。术后3个月,皮瓣存活良好。术后8个月复查时,患者皮瓣存活良好,踝关节屈伸良好,患者感谢不已。
“前几年收治的以创伤性的患者为主,近两年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和交通管制的影响,复杂的创伤性患者减少。”黄新生告诉记者,时下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人髋部头骨折增多,骨科转变科室思路,加强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的研究,赢得了好名声。
给岁老人做股骨头置换手术根据粗略统计,去年1月至10月,医院骨科大概做了70例的髋部骨折手术,其中90岁至95岁的患者有20例,80至89岁的患者有50多例,70岁至80岁的患者5例。髋部骨折手术呈高龄化的特点。“我们的团队经验很足,手术几乎可以在1个小时内做完。”
据了解,在老年骨科疾病中,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或“致命性骨折”,这类患者常合并许多内科疾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危及生命。如果保守治疗,老年人一年后生存率大约只有50%。而人工髋骨置换术也被称为救命性手术。
正月初一下午,南安市水头镇朴里村岁老人黄奶奶,在家走路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骨折,家人将其送到医院治疗。经初步检查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收住骨科。
骨科启动绿色通道,完善一系列术前检查。医务科成立治疗小组,党支部书记严敦瑜担任组长,组织内科、手术室、麻醉科、骨科医护人员进行大会诊,排除了手术禁忌征,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及应急预案。正月初五上午,这个集全院之力的手术顺利进行。骨科团队独立完成手术,手术耗时50分钟、出血80ml,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对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医院成立了特护小组,精心照顾病人,术后3天可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地行走。记者采访当天在病房看到了黄奶奶,黄奶奶上午在病房内走了一个来回,记者到时正在床上休息,精神不错。
“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手术,有思路才敢动,有底气才敢做,手术要快。”黄新生说,老年人每增加一岁,其机体功能、代偿心理都有很大的差异。给岁老人做髋部骨折手术,要考虑的事项更要全面详细,目前有据可查的也很少有给这么高龄的老人做髋部骨折手术的,医院中。
黄新生还给记者举了不少例子,每次收治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时,他都会为患者考虑多种治疗方案,从中选择最合适的。
一天至少查看病人4次医院的上班时间是每天上午8时,医院的一天是从上午7时30分查房开始的。“每天早上第一次查房时,根据病人的情况安排病人今天的‘功课’,要进行功能锻炼,或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来作调整方案。”黄新生还会在上午下班前再巡视一遍病房。
下午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和下班前的最后一件事情,也都是巡视病房。黄新生有晚上游泳的习惯,有时候晚上八九点游泳完后,他也会到病房再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为病人提供帮助。
事实上,黄新生本人是一个急性子。但是对待病人这样一个需要耐心与细心的活计,他毫不逊色。黄新生举例道,比如在进行术后康复时,单单将老年患者扶下床这一步就足够考验医生了。扶老人坐起时,要慢慢地将床摇上来,让老人家适应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把老人的脚抬到地上时,也得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等待老人血液循环顺畅再进行下一步。
黄新生在手术中奉行的是,复杂手术简单做,简单手术复杂做;在对待病人上,他认为只要以真诚,病人也会回报以真诚。
正是这样一个真诚、耐心、细心的医生,获得了许多病患和家属的肯定。在骨科医生的办公室,挂了许多锦旗:“热心护理胜似亲人”“医术精湛名扬华夏”……采访当天,记者跟着黄新生查房,其中一位93岁的老人住在普通病房,黄新生建议老人的儿子李先生将老人搬到高级病房中,“普通病房没有阳光,不利于老年人增加钙质吸收,恢复慢。你们搬到高级病房,费用按普通病房收取。”说完,黄新生就立刻到护士站交代护士办理。
李先生说,母亲摔断腿后,他也是从亲戚口中得知医院骨科治疗老年人骨折很不错。送母亲来治疗后,医院技术信得过,医院服务态度好,对待病人也耐心,他十分感动。
本日舵主:董加固
文章来源:海丝商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