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跤后“闪腰”
持续疼痛
宋英琦老人今年97岁高龄,平时老人身体挺好。除了在院子里遛弯儿晒太阳,每天下午还和老邻居们“搓麻”,日子过得很滋润。
两周前,宋英琦老人穿着拖鞋不小心在家里的小院脚一滑,之后隐隐约约地感到腰闪了一下,稍稍活动一下还是不太敢动弹,在床上躺着休息,依旧持续性疼痛。“那天晚上给老人洗完澡,架着胳膊把人从盆里往上扶了一下。这下可坏了,老人就一直喊疼,我赶紧叫上兄医院里”。老人的儿子说。
97岁高龄患者宋英琦
家人搀着老人来到我院就诊,经过查体和拍片检查,发现老人胳膊轻微骨折,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我当时就在犹豫,这么高龄的老人回家静养还是住院治疗呢?这样的高龄患者静养和手术的风险是一样大!”接诊的胡宝德大夫犹豫不决。“大夫,你知道我最害怕什么吗?我活了快岁,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又养儿育女。我活了快岁。我最怕成为儿女的负担!”宋英琦老人的一番话让胡宝德大夫为之动容。
患者核磁片清晰显示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过各科专家评估、会诊,决定为97岁高龄的老人进行“椎体成形术”,打一针“骨水泥”,让压缩性骨折的部位粘固起来。
2
注入“水泥”即刻止疼
共同为老人保驾护航
老人和家属听说要往脊椎里灌“水泥”,心里很是疑惑。
闫志清主任手术中
“说是‘水泥’,但是跟盖房子用的水泥可不是一回事,咱们用的是医用‘骨水泥’,是一种骨粘固剂,专门用于骨外科手术的。”经过脊柱外科闫志清主任这么一解释,了解手术利弊后,老人和家属接受了这个微创手术。“这么大岁数了,开刀手术我们肯定不做。做这个手术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个微创手术,伤口就针眼那么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医院很成熟。住进来的这几天,已经看见好几个患者都打了“骨水泥”,效果挺好的,快的第二天就能下地了。”宋英琦的儿子说。
双侧同时注入“骨水泥”
面对近百岁的高龄患者,从麻醉师到术者都绷紧了神经。考虑到老人手术的耐受程度,为了减少手术时间,闫志清主任和胡宝德大夫将同时从两侧为老人注入“骨水泥”。7月7日,两位医生共同为老人进行了“椎体成形术”。这个手术通过局部麻醉,在X光机下,将一根穿刺针从骨折椎体的后方经过皮肤、椎弓根进入骨折的椎体,经确认位置无误后,将调制好的的“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不到10分钟,“骨水泥”就凝固了,整个手术过程不到30分钟。老人的手术顺利结束。
胡宝德医生手术中
3
“骨水泥”治疗压缩性骨折效果好
闫志清主任表示,“骨水泥”特别适合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
韦向荣副院长查房
老年人骨质疏松比较普遍,许多高龄老人在各种外伤后易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治疗需要长期绝对卧床。而长期卧床可产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甚至出现疼痛、畸形甚至椎管继发性狭窄的并发症,都是严重甚至致命的。
所以用“骨水泥”粘固就能解决问题,不仅减轻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避免了大手术带来的创伤,缩短了康复周期,还可减少了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
97岁高龄患者下地行走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可行性方法,具有可靠疗效。该项治疗技术在我院已造福了多位高龄老人。
图中两位老人均进行“骨水泥”手术
“当生命进入倒计时,不仅要活着,还要活的有质量、有尊严。”再次能够下地行走的宋英琦老人说。
咨询、预约-
Lee.紫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