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以“文”战役
马院导师有话说
编者按思想战“疫”,师生携手,在线导学,纸短情长。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要求,保证疫情期间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下降,学院特推出“见字如面——导师说”主题系列文章。今天推出第4期,张丽珍副教授的《导师有话说》。
{
导师寄语
张丽珍
}
导师简介:
张丽珍,女,陕西眉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6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教育学文摘》、《管理学文摘》转载,1篇为光明网理论频道全文转载,1篇为《新华文摘》核心观点转载、2篇为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曾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学骨干”称号1次,获校级微课教学竞赛、校级多媒体竞赛2等奖多次。
----------一杯咖啡,人的精神头又来了。
现在是年3月13日14:10分,我在新隔断的办公室,送一声迟到的问候:“亲爱的小伙伴,你们都还好吗?务必、一定、必须照顾好自己!”。你们总是让我心生怜爱。你们,那就是没长大的我;而我,只是长大了的你们。我们都在校园慢慢长大,长大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有自己不喜欢的样子。我相信,这个特殊的假期,会让我们看到更多让人喜欢、敬佩、感动的样子。他们可能是临危不惧护佑病患的医护人员、他们可能是开着三轮车无偿给驰援医护下榻酒店运送蔬菜的菜农、他们可能是自掏腰包给医护人员提供热乎饭菜的餐馆老板、他们可能是隐瞒家人全心为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的快递小哥、他们可能是医院的建筑工人、他们也可能是那个走向人群参加志愿服务的自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个一个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我们血脉相连,我们也要成长为他们的样子,铸就一个有着光辉人性的民族。
玉兰芳芬、杏花冉冉、春光温暖了信远楼,我却没在这里遇见你们。但我相信,过不了几天,你们就会聚集在这里,把夏天给热热闹闹地点燃,然后狠狠地在一起。在一起,互诉担忧;在一起,恶补课程;在一起,切磋论文;在一起,畅想未来;在一起,嬉闹打斗……你们在一起,就是我们在一起。我们一起把假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剥洋葱的方式,层层剥开,弄清弄懂我们的假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我们能为未来做什么?
这就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的学习场域,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论的正确应用。大家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写在中国共产党的章程里,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掩藏在图书馆的书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