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印会河教授论大叶性肺炎

论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中医认为由温热在肺引起。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寒战高烧,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呼吸急促及肺实变体征。

本病可分为:肺热咳喘、咳吐脓血、肺燥喘咳、热陷神昏和正气虚脱五种证型。

(一)肺热咳喘

一般症状:高热微寒,咳喘少痰,胸满口渴,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甚者呼吸有声。

病症分析:本病基本是总论气分中温热在肺的内容之一,所不同的是气分病是无寒但热,而本病却有微寒,这表示卫分的症状未罢,而热重入于肺。由于卫分的恶寒未罢,故清解表热必须与宣降肺热同时进行。

治法;宣降肺热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9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甘草6克、大青叶15克、山豆根30克、鱼腥草30克。

方解:麻杏石甘汤宣降肺热,因有恶寒表证未罢,故加鱼腥草、山豆根,清解热毒,合大青叶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加减法:喘促甚者,可于本方内加入葶苈子9克、桑白皮15克、以降肺平喘。

按:通过多年来的临床使用,本方已基本上作为本人“抓主症”的常用方之一,凡外感热病,咳喘痰鸣而痰不甚多者,基本都是使用本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附病例

叶××,男,4岁。感冒三日,恶寒发烧,鼻塞咽痛,咳嗽痰出不爽,经××公社卫生院门诊治疗,汗出热退。但六小时后续发高烧,并见咳喘加重,喉间痰鸣,再经公社卫生院X线透视,确诊为大叶性肺炎。注用青、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延经二日,仍是喘促痰鸣,不能平卧,烦躁口渴,舌红苔黄,唇面青紫,四肢转凉,体温高达40.6℃,咳嗽渐呈犬吠样,语音嘶哑,神疲嗜睡。当根据中医治肺热咳喘引起马脾喉风之法,投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以宣降肺热。方用:

麻黄9克、杏仁泥9克、生甘草6克、生石膏30克(先煎)、桑皮12克、葶苈子9克、银花12克、连翘9克。水煎一剂,煎两次分四次服。药后,汗出热退,咳喘随减,痰鸣亦不复作,継用桑菊游理余那,病情很快即行恢复。

按:本人治疗此病时,尚未发现山豆根、鱼腥草的特殊疗效,故仍用银花、连翘。

(二)咳吐脓血

一般症状:发热咳嗽,胸痛,吐痰初为铁锈色,或为血痰,继则痰味变腥,变臭,吐出脓痰。

病定分析:本病基本上是总论中温热在肺的一个类型,由于温热动血,肺络已伤,故必须首先着眼于瘀血。古有“肺痈吐脓血”之说,大率指此。

治法:祛瘀清肺

方药:千金苇茎汤加味

桃仁泥9克、生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打)、芦根30克、鱼腥草30克、大青叶30克。

方解:苇茎汤去瘀清肺排脓,加鱼腥草、大青叶清热解毒。

加减法:大量吐脓加桔梗9克、生甘草6克,以助排脓解毒。肺热甚加桑皮15克,地骨皮15克,以清肺热。胸痛甚者加广郁金9克、橘络8克,以活瘀通络。

按:通过多年来的临床使用,本方已列为本人“抓主症”的常用方,凡外感热病,咳吐痰腥,引胸作痛者率多用之,效果良好。

附病例

高××,男,19岁。高烧二日,寒热往来,胸痛窒塞,不能平卧,张口呼吸,息而拾肩,舌质青紫,苔如积粉,咳吐痰腥,夹有铁锈色血痰,脉数有力,经诊断为肺络瘀阻,投以千金苇茎汤加味以祛瘀清肺。方用:

活水芦根30克、桃仁泥9克、生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打)、杏仁泥9克、广郁金9克、鱼腥草30克、橋络8克、降香9克。

经服三剂,吐出大量腥臭脓血,胸痛减轻,舌苔消退,续用原方加生甘草6克、桔梗9克,以加强解毒排脓作用,病情很快即行消退。

(三)燥热咳喘

一般症状:咳喘无痰,咽喉干痛,或咳吐白沫不爽,咯血,脉虚数,舌红少苔。

病症分析:本病基本上是总论中温热在肺的一个类型,盖由温热之邪,灼伤肺津,因而引起。干咳喘而无痰,已属肺有燥热,若见吐白沫不爽,则为“肺痿”。是肺叶干枯,较之干咳喘无痰,其燥尤甚。

治法:清热润肺。

方药:清燥救肺汤(见前)。

加减法:咽痛明显,可加山豆根30克。

按:通过多年来临床使用,本方已作为本人“抓主症”的常用方使用,凡外感热病或非发热为主的杂病,只要见有咳喘吐白沫不爽者,基本上都是使用本方进行治疗,一般能收到良好效果。

附病例一

邓××,女,35岁。高烧三天,经用白虎类方后,热退,但病人自觉胸次窒塞,呼吸不畅,病情渐次加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中时有白沫上涌,状如皂泡,胶粘不易吐出,渴喜凉饮。经西医诊断为肺炎。治用磺胺类药物及青霉素等效果不显。病体日新消瘦,出现潮热颊红,毛发枯瘁,渐次下肢痿废,不能任地。根据中医“肺热叶焦,因而成痿”和肺痿吐自沫的理论,治用生津润肺的清燥救肺汤加味。方用:

沙参15克、麦冬12克、石解15克、甜杏仁9克、桑叶9克、蒌皮12克、阿胶9克(化冲)、生石膏30克(先煎)、黑芝麻15克(捣)、批把叶9克、黛蛤散12克(包煎)、梨皮9克、生甘草6克。服药三剂后,喘及吐沫基本消退。六剂以后,潮热止而病愈。

附病例二

孟××,男,56岁。感冒后高烧咳喘,连续两月余不退。经医院检查透视,发现右肺有大片阴影(气管镜未发现癌变)。痰培养五次出现大肠杆菌。已诊断肺部大肠杆菌感染造成肺炎(因病人久有尿路感染病史,感染途径估计由菌血引起),多方采用西药治疗,但体温一直不退,每天都有一至二次高潮,先有寒战,继则高烧达40℃以上。伴发咳喘痰鸣,口燥咽干,吐白沫严重不爽。余根据其高热灼肺等情况,诊为肺痿,投用清热润肺为主的清燥救肺汤并加柴胡30克、五味子9克、鱼腥草30克、山豆根30克以控制肺部大肠杆菌及肺炎病灶。服十剂,体温已基本控制在38℃以下,咳吐白沫减少而爽,早晨见有少量黄痰。在复诊时得知其病中曾出现过咳血及胸膜刺激症状病史,故即在前方中加用桃仁9克、生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以肃肺去瘀。服七剂,体温已基本正常,咳喘吐沫明显减轻,口燥渴、胸闷、掌烫等清,已不复存在。舌苔有时甚清,但亦易出现黄苔,脉动已降至80次/分以下,但自汗恶风明显,食欲回复尚不理想,故改用益气固表之剂,取黄芪汤加味,以促进病后正虚之恢复。寻即病愈出院,追访二年,一直全日工作。

按:肺痿之吐白沫,最易与吐痰相混淆。因痰与沫都能从咳而出之,惟痰则成块,有的清稀或呈水泡群,吐出后掷地成水者则为饮,不论其为痰为饮,均系水湿所化,古人所谓“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意即指此。而肺痿所吐出之白沫则不同,它是肺燥所生,故质轻胶粘而难出,口燥咽干,常显现出一派燥象。若误认沫为痰治之,则犹如火上加油,热越炽而燥则越甚。吾见有以沫作痰饮治而致吐血不止,置病人于死地者。亦见有将沫作痰治而积年不愈者。总之,痰之与沫,必须分清,一有偏差,形同冰炭。故乃不厌其烦,三复斯旨。

(四)热陷神昏

一般症状:神昏嗜睡,谵语狂躁,或抽搐动风,目直视,舌红少津,脉数。

病症分析:肺炎而见昏乱狂躁、抽搐直视等脑症状,一般称为中毒性肺炎。安危之机,在于倾刻。故必须救治及时,方可挽危亡于紧急。必要时须协同西医进行抢救。

治法:清热开窍

方药:清热解毒方(自制)

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5克、银花15克、大青叶30克、菖蒲6克、连翘9克、黄连4.5克、麦冬9克、钩藤12克、鱼腥草30克。

方解:石膏、黄连,清气热;银花、连翘、鱼腥草、大青叶,清热解毒;元参、麦冬,清热生津:菖蒲开窍治神昏;钩藤定风除抽搐。

(五)正气虚脱

一般症状:肺炎后期,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颜面苍白,四肢厥冷,呼吸迫促,身凉汗出,脉微细。

病症分析:肺炎初起高烧,必伤津液:病延日久,更损正气,气阴两伤,故乃使心气暴虚,造成厥脱。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生脉散加味

麦冬9克、五味子9克、太子参15克、煅龙牡各30克(先煎)、熟附子9克、肉桂8克。

方解:麦冬、太子参生津补气;龙骨、牡蛎、五味子固脱敛气;附子、肉桂回阳救逆。

《中医内科新论》,印会河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END---千万不要错过春天这个水果,它是中医眼中滋肝肾补肝血之王!还能黑发明目!何任大师:应用温经汤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周仲瑛: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都是精华)丁光迪:羌活胜湿汤治疗“五更泻”没想到,“清骨散”真的就是清骨折后发热的散!丹楂散治疗高脂血症(附高血脂验方四首)上海沈氏女科年家传秘方神奇!用古方治疗虫牙的奇妙经历!古方“三两半”,治腰肌劳损好得快!南师8个方子,治失眠、高血压、肠胃病!推荐阅读98岁国医大师:这是我最后的贡献(经验分享)31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经方大师黄煌—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仲景三个药对,管窥用药配伍核心思想内经中濒临失传的“发”“传”表里别通(开合枢)论与圆运动有异的导引体证气机论--揭秘中医人体气机理论的千年迷雾杨志一:治湿十三法(值得借鉴学习)高建忠:明辨外感内伤,拓展经方运用(全)张立山:谈咳嗽的六经(三阳经、三阴经)辨证——附案例《戴丽三医疗经验选》论著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推荐阅读:-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mxzqgy/4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