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后采取保守措施,需要3个月及以上的卧床修养。因为疼痛,只能平躺,翻身和坐起都实现不了。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肺部分泌物(痰)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形成坠积性肺炎,引起全身感染。
如果做了手术(比如关节置换、PFNA内固定),患者可以在几天后下床做简单的活动。即使术后不能马上下床,也可以在床上翻身、坐立。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可以帮助患者把肺里的痰排出来,避免肺炎发生。
血栓——最凶险死亡原因长期卧床,对很多老年人来说,不是好事。尤其是很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基础病的老人,血管本身的情况就不好,长期卧床,会导致血流减慢,加大血栓形成的可能。这个血栓不同于平时讲的脑血栓,而是更凶险的肺栓塞。发生大面积肺栓塞,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很多会在一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内危及生命。而预防最有效的办法,是骨折后尽早下床活动,恢复血液循环速度。褥疮——最麻烦死亡原因髋部骨折后,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引起褥疮。这不仅有居家护理不专业的原因,更是由于疼痛而让翻身艰难、翻身次数少引起的。看似小小的褥疮,却不易愈合。等到褥疮面积不断扩大,最终会危及生命。近年来,针对髋部骨折,医院开展了髋关节置换、PFNA髓内钉内固定等手术,尤其是PFNA髓内钉内固定术,以其小切口(仅3厘米),术程短(十几分钟时间),术后即可活动等优点,成为目前老年髋部骨折的一个良好治疗方法。
因此,当老人万一发生了髋部骨折,无论是医生、患者、家属都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这个选择很难说哪个更高明,但需要医生、患者、家属彼此信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最适合的选择。
END一键导航医院
编辑/闫梦斐审核/张羽、苏金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