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康复新动态第八十期骨科康复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GDP快速增长以及医疗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都提示出我国将来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上存在巨大潜力,骨科康复市场尤其庞大。如何抓住市场机遇,紧跟世界水平,让骨科康复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突破骨科康复的瓶颈,迎来行业新高度,这给康复医疗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根据一项卫生部对北京9医院名骨科骨科医护人员问卷调查显示,近10%的骨科医护人员未接受过相关的培训。93.04%的骨科医护人员对康复培训有需求,在骨科与康复科建立了临床合作路径的单位中,有近30%的单位存在两个科室合作不好的问题。而另一篇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知晓度与需求度的多中心研究中发现,例骨科手术患者对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为52.26%,需要专业康复人员进行功能训练指导的占72.09%;对心理指导的需求度为12.48%。现在骨科专家已经认识到,骨科康复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康复工作开展得不够广泛与深入,与骨科其它领域的发展相比较为滞后。这是因为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目前大规模系统化的康复中心较少,医院并无康复医学科,专业康复人员也较少,并且普遍存在着术后康复严重脱节,重手术、轻康复的状况。这既包括管理上也有思维方面的原因,或存在科室经济利益分配等问题。

通过对最新研究及骨科康复发展的回顾,总结出骨科康复医疗的现状,规划出将来骨科康复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够掌握好这些发展方向,相信骨科康复就会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不断壮大,最后达到国际水准。

          

一、建立规范合理的骨科康复新模式和科学的共同发展。

          1    

开展骨科术前术后早期康复,建立骨科医师,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团队治疗的新模式,对积极推广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要求骨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护士组成一个治疗小组,共同查房并制订患者手术和康复方案,使骨科手术治疗和功能康复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患者更快、更好、更有效、更全面地康复,并重返社会。医院骨科干预的全程,包括入院后的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康复指导,以及出院后积极开展随访。

      2    

强强联合——骨科和康复科的强强联合,可以发挥各自专业,实现合作后的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骨科自设康复组,而脱离康复医学科,会存在很多弊端。虽然在短时会体现管理及治疗实施的便捷。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发展。①增加科室成本骨科需承担康复人力成本及设备成本,不管在管理和经济上来说都是“包袱”。②丧失主动工作权骨科兼并康复,通常是效益较好的优势发展迅速,而那些效益较差的发展会越来越局限。经济效益处于劣势的康复,最后会成为迅速发展骨科的短板,直接丧失话语权,沦为毫无创意的被动工作。③局限治疗师个人发展在日新月异的康复多元化发展中,一名优秀的治疗师需具备多学科干预的能力及技术,需不断学习康复领域的新知识及技术。将治疗师局限于骨科单病种康复工作中,不利于治疗师宏观康复的认识及康复新动向的掌握。在面对个人晋升和进修学习机会时,会明显滞后于康复医学科中同等资历的治疗师。

所以,只有骨科和康复科强强合作,才能共赢未来。

      

二、制定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临床路径,即时康复干预。

    

康复治疗是伤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其中骨科康复的治疗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骨科康复治疗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

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忽视骨科术后的康复治疗,认为并不影响恢复。其实,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是相辅相成的,即时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手术恢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手段。

如,骨折手术后,要休息和制动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患者正常活动受到限制,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张力降低,长期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可引起骨质脱钙,关节僵硬甚至挛缩,甚至遗留残疾,活动减少或制动还可造成术后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便秘、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长期制动与卧床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里变化。如抑郁,悲观等均会妨碍术后恢复。这些均需要进行及时合理的康复处理才能得到改善。

目前,尚未查到中国骨科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指南,这也是骨科患者术后康复医疗未能系统规范进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有效可行的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临床路径,指导医护人员开展康复医疗工作,完善三级康复方案,确保每个骨科患者能即时获得保质保量的康复训练。

      

三、完善骨科医护人员康复培训体系。

    

在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大学设有康复医学,而康复医疗人员的缺口巨大,因此有必要在大学学科规划中增加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培养,制定医护人员在康复知识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尽早完善骨科医护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骨科康复专业从业人员整体职业水准。

康复医疗是骨科患者整体治疗中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康复的干预,将人才、物资、服务、器材的价值统一整合,令医疗服务更流畅,是当前极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完整的骨科康复管理及流程,提高专业素养,使骨科整体价值链也得到改善。良好的疗效将会增加正面反馈,医院的品牌形象,患者、医院都将受益。

康复医学在骨科方面的发展还需各位康复医疗人员用心挖掘,特别是各科之间的配合,科室之间的无缝对接是推动骨科康复发展的润滑剂。这片未开垦的土地——骨科康复,需要康复医疗人员抓住机遇,把握方向,努力开发,为医疗行业创造一片绿洲。

参考文献

[1]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康复模式和临床路径研究课题组,李涛.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康复模式和临床路径研究项目的方法学介绍[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5(03):-.

[2]吕艳伟,吴新宝,侯树勋,等.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知晓度与需求度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5(03):-.

[3]吕艳伟,吴新宝,侯树勋,等.骨科医护人员康复知识与技能知信行现状的多中心调查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03):-.

[4]李涛,周谋望,侯树勋,等.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模式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5(03):-.

[5]刘京宇,周谋望,侯树勋,等.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康复模式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03):-.

[6]李涛,周谋望,侯树勋,等.肘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模式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04):-.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mxzqgy/6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