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
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
肺炎严重吗
坠积性肺炎

护资真题专业实务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1.进行尸体护理,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A.置尸体去枕平卧

B.装上活动假牙

C.必要时用绷带托扶下颌

D.有伤口者要更换敷料

E.各孔道用棉花填塞

2.尸僵缓解发生在死亡后

A.1小时

B.2~4小时

C.6~8小时

D.12~16小时

E.24小时

3.病人休养适宜的环境是

A.气管切开病人,室内相对湿度为50%

B.中暑病人,室温应保持在4℃左右

C.普通病室,室温以18~22℃为宜

D.产妇休养室,须保暖不宜开窗

E.破伤风病人,室内应保持光线充足

4.盆腔炎病人应采取半坐卧位,其目的是

A.借助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

B.促使感染局限化,减少中毒反应

C.促进渗出性物质的吸收

D.减轻腹部疼痛

E.减少局部充血

5.铺麻醉床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A.换铺清洁被单

B.按要求将橡胶单和中单铺于床头、床中部

C.盖被纵向三折于门同侧床边

D.枕横立于床头,开口背门

E.椅子置于门对侧床边

6.某护士根据注射单给患者输液。当她在操作后查对时,发现误将邻床患者的液体误输给该患者。她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了正确的液体,未给该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后果。该种情况属于

A.四级医疗事故

B.三级医疗事故

C.二级医疗事故

D.一级医疗事故

E.不属于医疗事故

7.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是

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听觉

E.触觉

8.患儿男,12岁。淋雨后体温高热达40℃,急诊入院给予乙醇擦拭降温,30分钟后恢复体温,当体温降至何值以下时,应取下冰袋

A.39.5℃

B.39℃

C.38.5℃

D.38℃

E.37.5℃

9.患者男,50岁。腹泻,体温39~40℃,持续数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此患者体温热型为

A.不规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稽留热

E.波状热

10.患者男,71岁。卧床多日,臀部红肿、硬化,起小水疱及上皮剥落,有时有渗液,患者诉疼痛。请判断该患者局部皮肤属于压疮的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浅度溃疡期

D.深度溃疡期

E.局部皮肤感染

答案及详细解析

1.A尸体护理:头下应垫一枕头,以防面部淤血变色。如为传染病病人,应用消毒液清洁尸体,口、鼻等孔道应用浸有1%氯胺溶液的棉球进行填塞。

2.E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终止,出现不可逆变化。此期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而且,随着此期的进展,会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

(1)尸冷: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死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排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3.C普通病室温度: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为22~24℃。病室湿度:50%~60%,气管切开病人、正常新生儿、早产儿为55%~65%。产妇休养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空气清新;癫痫、破伤风等可引起抽搐(痉挛)的疾病,病室光线应暗,以免强光刺激引发抽搐发作。

4.B半坐卧位适用于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原因:⑴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⑵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5.C应将盖被纵向三折于门对侧床边,开口向门,以便于将病人移至床上。

6.E该情况属于护理差错。护理差错与医疗事故关键区别点在于损害后果程度上的差异。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护理差错是指护理活动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未构成医疗事故的。

7.D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是听觉。

8.B乙醇擦拭降温多用于高热(超过39.5℃)病人的降温。将冰袋放置于头部,可防止拭浴时全身表皮血管收缩,引起头部充血。将热水袋放置于足底,促进足底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拭浴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如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

9.D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10.B

分期

主要表现

淤血红润期

仅红、肿、热、痛

炎性浸润期

紫红、硬结、水疱形成而未感染

浅度溃疡期

仅浅层组织感染、溃疡形成、脓液流出

坏死溃疡期

深层组织亦感染、坏死发黑、脓液有臭味

上下滚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jiej.com/mxzqgy/73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