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周年。年风云变幻,年沧海桑田。今天,我们如何读懂马克思?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里就有答案。下面,长纪君和大家一起重温马克思的感人故事,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持久魅力。
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
(▲点击观看视频)
在人类现代史上,每当遭遇重大危机、面临重大转折,马克思主义都会出场,而其中一个经典标志,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21世纪的今天,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什么这样一本书会重新热销?大家想从《资本论》中寻找什么呢?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论证了危机的必然性,揭示了危机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后果。所以从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资本论》重新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畅销书。
马克思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了,那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才出版《资本论》呢?
马克思为了更好地钻研政治经济学,他充分利用了闲暇时间来不停地学习和钻研数学,自学了微积分,留下了近千页的数学手稿。马克思真是一个真正的“学霸”。
从年开始,马克思就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这条道路上艰苦跋涉了20多年的时间。为了彻底、准确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马克思精益求精,查阅、研究了超过本著作书籍,做了多本读书笔记。之后,终于完成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即便多年过后的今天,《资本论》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可以说《资本论》创作期间是马克思一生最困难的时光。马克思经历了经济拮据、妻子病倒、反复发作的病痛,还有三个孩子先后夭折等等,各种人间痛苦,对马克思打击很大。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当中,马克思曾经这样说,我已经遭受过各种不幸,但是只有现在我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不幸,我感到自己已经完全支持不住了。
《资本论》是马克思终生的事业。他是以惊人的毅力写作这部“无产阶级的圣经”的。年10月,马克思被迫流亡巴黎,从此开始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伦敦期间,马克思一家甚至因付不起房租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举家迁移。夫人燕妮在写给魏德迈的信中说:有一天,“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
但马克思仍能坚持自己的工作,他写信告诉魏德迈:“早上九点至下午七点,我通常在大英博物馆里。”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终于使马克思松了一口气。但在这以后的15年间,他还是日夜为《资本论》绞尽脑汁,他一面要忙于处理第一卷的翻译和修订工作,同时又要把其余三分之二的手稿编纂成“艺术的整体”。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马克思既要与贫困搏斗,又要与病魔作战。只要一回到理论工作中,他的旧病就会严重复发。大脑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失眠,即使大量的安眠药也不能缓解他的痛苦。直到逝世前不久,他才被迫停下这项工作,并希望他的好友——恩格斯能对这未完成的手稿“做出点什么”来。
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为了《资本论》未发表部分的编校,他费尽心血。这部分手稿,在—年即已草成,他读了又读,改了又改,第二卷第一部分的原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八种之多,由此可见他严谨的工作态度了。马克思说过:他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写作《资本论》第三卷时,马克思打算以俄国为实例研究地租问题。为了能阅读第一手资料,他在50岁时开始学习俄文。尽管俄文十分难学,但不到两年功夫,他就能顺利地阅读俄国文献了。
马克思对其著作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凡未经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的作品,他决不允许出版。他不能忍受将未完成的东西公之于众。因为把没有作最后校正的手稿拿给别人看,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一次,马克思曾亲口告诉拉法格,他宁愿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
马克思的工作方法常使他从事非常繁重的劳动。早在—年间,马克思就写出24本经济学笔记,摘录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70个经济学家的著作,全部份量相当于《资本论》的两倍。从—年,马克思又写了数十本笔记,这些《摘录笔记》是后来他创作《资本论》的重要依据。他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做着大量的工作,多半直到清晨四点。”
但不管工作有多么繁琐,马克思都是亲力亲为。即便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为写作《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来页文字,他甚至翻遍整个图书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那些铅笔记号表示他曾从头到尾地通读过这些书。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吃惊地发现,马克思的稿纸中竟有超过两立方米的材料是俄国的统计数字。马克思还用细小的字体写满了页纸的阅读笔记。为了完成马克思的遗愿,恩格斯分别于年、年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整理出版。列宁说:这是恩格斯替马克思建立的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但恩格斯却坚持认为,这一切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今的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新变化。难道马克思真的这么厉害,断定资本主义避开不了经济危机吗?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科学从不凭空预言,总是用真理说话。关于经济危机,《资本论》一书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它的产生根源、发生机理,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后果。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特点,所以需要我们新的认识。但是要看到《资本论》研究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基本矛盾是没有变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也没有变,所以经济危机依然会不断地、周期性地爆发。
《资本论》确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以及它的发展规律,能够帮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可能这时候有人就要问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论》对中国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读懂、读通《资本论》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修课。只有通过学习《资本论》,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各种现实问题。
学习《资本论》,要学习掌握它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研究了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是有关社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论》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了,今天依然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影响着当代的中国和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社金台新声)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马克思是对的②
洞悉世界的眼睛
?马克思是对的①
你好,马克思!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