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然24小时品质生活———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慕读书,唯明智之士要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阅读,越自由。
元旦,如约而至
本期书单聚焦文学与生活,
期待它能为您带去别样精彩。
01《记忆的艺术》
内容简介:
一部有关记忆的经典之作,目前为止关于记忆术历史的最佳参考书,人类最根本又最难以捉摸之能力的养成历史记述。本书从经典记忆之术的三个拉丁源头,到古希腊、中世纪、一直到现代科学方法,不仅开启观察西方文化的事业,也界定了幽远文明的最重要发展。本书系兰登书屋“当代文库”二十世纪百大经典之一,20世纪百部英文非小说作品之一,也是近代第一本有关记忆之术的英语专着。
作者简介
弗朗西丝?叶芝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曾任教于伦敦大学华堡学院,并荣膺大英帝国司令勋章(OrderoftheBritishEmpire)以及大英帝国二等女爵士(DameCommanderoftheBritishEmpire)等尊衔。另著有《布鲁诺与赫米斯知识传统》(GiordanoBrunoandtheHermeticTradition)()以及《玫瑰十字启蒙》(TheRosicrucianEnlightenment)()等。
02
《生命与新物理学》
内容简介:
生命是什么?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薛定谔提出了这个划时代的问题,他指出:我们需要新物理学来给出答案。
这本书从这个经典问题出发,结合香农的信息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将量子力学应用于生物学、计算科学等领域,超越各个学科的界限,用全新视角探究生命的本质。书中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生命=物质+信息,分子组构是生命的“硬件”,信息组构则是生命的“软件”。生物体中含有大量高效的微型机器,它们聪明地处理和控制着信息,像变魔术一样从混沌中获得秩序。进化让这张隐形的信息网络不断升级。
保罗·戴维斯将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化学、信息科学、医学和哲学等领域融为一体,引领了极具洞见的全新交叉学科。这种新科学涉及信息引擎、生物电路、癌症基因、量子计算机等众多前沿科学领域,用信息的观点重新解读生命之谜。
这是一本探索生命起源及内在逻辑的生物物理学普及读物,也是一次让人大开眼界的跨学科前沿探索之旅。
让智力探险,思想旅行,一起寻找生命秩序的隐秘动力!
作者简介
保罗·戴维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天体生物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学基本概念超越中心主任,“地外智慧生物搜寻”(SETI)计划侦测后任务小组负责人。他曾入选澳大利亚“十位最有创造性的人物”,有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戴维斯是当代最知名的科学作家之一,写过多部畅销科普作品,包括《上帝与新物理学》《宇宙的最后三分钟》《关于时间: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等。他曾因科学成就及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卓越贡献获得尤里卡奖、英国物理学会开尔文奖和英国皇家学会法拉第奖等。《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大西洋两岸最好的科学作家”。
03
《半个父亲在疼》
内容简介:
《半个父亲在疼》是庞余亮第一本自传体亲情散文集,共分为四辑。第一辑“父亲在天上”,是献给父亲的文字。分别从卖甘蔗的船上、种黄豆、过年,以及父亲中风后等不同的视角描写了一个严厉、暴躁、任劳任怨,偶尔也会表现出温柔一面的父亲形象。第二辑“报母亲大人书”,是献给母亲的文字。从母亲的日常劳作,例如捣石臼、做汤圆和慈姑等,描写了一个隐忍、温柔、坚强的母亲形象。第三辑“绕泥操场一圈”,是秘密成长笔记。从老师的视角描写乡村校园里孩子们的成长逸事,生动、有趣,又令人省思。第四辑“永记蔷薇花”,是生活之泪的结晶。描写了读书、观影、旅途、书店的搬迁,以及友人相聚等内容。
作者简介
庞余亮出生于年3月,江苏兴化人。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做过教师和记者。著有长篇小说《薄荷》《丑孩》《有的人》,小说集《顽童驯师记》,童话集《银镯子的秘密》等。曾获年柔刚诗歌年奖,第五届汉语双年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第二届扬子江诗学奖等。
04
《不租房的天》
内容简介:
17岁,我离开了熟悉的家,独自一人到美国读高中。在孤独的异乡,寄宿家庭待我如亲人。从那时起,住民宿的种子就在我心中埋下了。大学毕业后,我在华尔街和硅谷闯荡。紧张的工作让我感到焦虑和迷茫,我想找回生活中的新鲜感。于是,我决定拖着一个行李箱,白天工作,下班后住进有趣的家,体验不同的人生。
我发现家不一定是四四方方的公寓,也可以是树屋、房车、圆顶帐篷。天,99位房东,他们是82岁的“文艺复兴”女画家、酷爱探戈舞的民航飞行员、打造“房车公园”的好莱坞制片人……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向往的生活方式,并给予我动力,为之努力。
Whenyouopenyourselfup,theworldwillopentoyou.当你敞开心扉,世界也会向你敞开。
作者简介
郑辰雨我叫郑辰雨,大家叫我苹果姐姐。年,我申请到全额奖学金到美国读高中,随后考上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先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和优步总部。工作之余,我走访了家咖啡馆,给20位硅谷创始人画过像并在世界各地展出。
年,我开始了民宿生活实验,住了天民宿,遇见了世界各地有趣的人,体验了人生的多种活法。
相信并践行一句话:做有执行力的梦想家。
05
《缓慢的归乡》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汉德克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前者的主人公索尔格来自中欧,是一位地质学家,在靠近北极圈的的阿拉斯加进行地质研究。在工作中,孤独笼罩了他,使他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欧洲才是他的精神故乡。后者继续了前者的主题,描写了第一人称“我”两次前往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山,追寻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创作足迹的朝圣之旅。
作者简介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著名先锋剧作家,小说家。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他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等渗透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他用最简单的笔调状出具有丰富内蕴的作品。
汉德克是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他于年获毕希纳文学奖,年获弗朗茨?卡夫卡奖。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参与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电影史经典,他本人根据自己作品改编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06
《紫晶月季花》
内容简介:
这是残雪短篇小说系列之一。该系列为残雪近十年来的短篇小说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首次结集出版。本书共13篇,12万字。有《美人》《小潮》《石桌》《雪罗汉》《二麻进城》《都市里的村庄》《红叶》《紫晶月季花》《贫民窟的故事》(系列5篇)等篇目。这些短篇小说短则几千字,长则一万多字。这些作品大多写底层人们对生活的充满独特性的体验。细细品味,可以感悟到残雪文字中浓郁的先锋意味和独特的文学情怀。
作者简介
残雪本名邓小华,年生于长沙。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六百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07
《庆历四年秋》
内容简介:
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发了朝局的轩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作品展示了从宫廷到市井广阔的生活面,政治、社会、军事、外交,错综复杂;变革、权争、阴谋、人祸,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画之中,既有细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对于天下大势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读来兴味盎然,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夏坚勇著名散文家,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现居江阴。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代表作有系列文化散文《湮没的辉煌》、长篇散文《大运河传》《绍兴十二年》及话剧《金粉残阳》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及鲁迅文学奖等。其散文创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现代意识见长,是国内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08
《饮食滋味》
内容简介:
怎样吃才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才真正能抚慰中国人的身心呢?为什么选择读《饮食滋味》?因为,《饮食滋味》讲的是适合中国人每个人体质的饮食之道。也许你会觉得,活了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如何饮食是根本不用学的。
作者简介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知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习中医,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被授予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荣誉市民。后考取美国针灸师、中医师资格证书,获马里兰州针灸师执照。
年回国,先后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厚朴中医诊所,厚朴中医学堂。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周稔丰教授、苏有余先生,始终奉行崇古复古的理念,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倡导亲近自然回归传统,以闻道、行道、证道为己任,惠及患者遍布海内外,桃李满天下,成为独领风骚的一代中医教育家和医学家。
年出版专著《字里藏医》,其繁体中文版于年在中国台湾出版后,当年即被《中国时报》评为年度生活类十大好书。年年底,与梁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宣讲《黄帝内经》,相关对话丛书一套6册也先后出版。年于中国气象频道主持《四季养生堂》栏目,相关音像和图书《四季养生法》于年出版。
09
马克思与《资本论》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最重要的著作,深刻改变了许多国家、政党和人民的命运,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年至年间出版的三卷《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和历史的深入思考。大卫·哈维在本书中将阐述如何用《资本论》的视角来理解当下世界。哈维以凝练的写法概述了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建构。哈维不仅解释了马克思的睿智见解和深远影响,而且他根据过去一个半世纪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拓展了马克思的叙述。因此本书不仅是对人类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导读,也是一位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研究生涯的学者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构和发展。通过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洞察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更好地理解当下货币疯狂的原因。
作者简介
大卫·哈维大卫·哈维是纽约市立大学(CUNY)研究院人类学和地理学特聘教授,国际前沿社会理论家。哈维于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地理学的博士学位。大卫·哈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人文科学领域中成果被引频次最高的20位作者之一。此外,他是世界上被引频次最多的地理学者,并著有大量专著和论文,推动了现代地理学的学科化发展。他的成果拓宽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讨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批判中重构了社会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方法,并将其作为完整的方法论。他是权利城市思想的主要提倡者,也是国际“参与型社会”组织筹备临时委员会成员。
10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内容介绍:
强调礼节、秩序及仪式,温柔文雅、合群顺从的日本人,其大众文化中却处处糅合了极端病态的暴力与色情美学。以“家庭”为价值判断的核心,对“母亲”“父亲”形象的期望、幻想,造成日本人对性别的焦虑与矛盾。男性对“母性”的渴望、对女性力量的恐惧,以及对女性性欲的忧虑,通过谷崎润一郎、吉行淳之介、沟口健二、铃木清顺等人的作品展现无遗。而重视合群、强调集体的日本人,个人内心情感与自我主张在社会规范与社会期许面前毫无作用。群体和人际关系的束缚,造成在义理人情之前,道德、法律都需退让,进而说明日本人往往缺乏个人责任承担意识的民族性。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作者简介
伊恩·布鲁玛倪韬,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学士,现从事新闻工作,任英文报纸ShanghaiDaily评论员。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治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