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认识到:原来摔跤竟然这么可怕!
有研究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5亿,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摔倒最大的影响是造成骨折,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头部等处。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这意味着:一旦发生这种骨折,老年人就有生命危险!很多老人因为一次骨折引起了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
老年人骨折真的不能“忽视”
错误的跌倒方式
跌倒可以预防吗?
之所以跌倒后发生骨折,多半是跌倒姿势不正确造成的。
那可以预防跌倒后的骨折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前期做好正确跌倒姿势的训练,引起肌肉记忆,是有可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的。
万一跌倒,学会“丢卒保车”!这两个动作是降低伤害的有效方法:用手撑地(前撑或后撑)和拉扶住身边的固定物。
正确的跌倒方式——前撑或侧撑
1.用手撑地(前撑、侧撑、后撑)。当脚下被前面的物体拌住,身体向前倒时,要让身体往下蹲的同时,伸出手或肘撑地。也就是让手掌或肘部撑地,完成前撑、侧撑的动作,避免髋部着地。当被滑到时,身体向下坐时,要压低身体重心,让身体往下蹲的同时,向臀下伸出手撑地,避免髋部着地。
正确跌到——后撑2.拉扶住身边的固定物:当跌倒的前方及侧方50~80cm的地方有可以扶的稳固的物体,如扶手、墙、桌子等,可以拉扶住身边的固定物不让身体倒地。
什么叫预防跌倒伤害的“丢卒保车”?老年人跌倒后的骨折都是创伤,但是髋部骨折后的卧床好比“导火索”,会在老年人基础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加重各脏器功能的衰竭,导致死亡。
如果腕关节或肘关节的骨折,相对于髋部骨折的伤害要少的多。因为它不需要卧床,夹板或石膏固定后不需要卧床,自然不会导致身体器官功能的衰竭。
当然意外在所难免,如果不幸发生骨折,应积极就医诊治,若无明确手术禁忌症,应尽早(尽量48小时以内)行微创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避免卧床并发症(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最后,总结来说老年人的跌倒问题不容忽视,如果跌倒发生不可避免时,我们可以凭借前期的功能锻炼,有效控制骨折及并发症的发生。
欢迎扫描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