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的岁高龄老人,经针灸康复治疗后,能下地走路!
年2月17日,医院康复科收治了一位岁高龄患者曾婆婆。曾婆婆在今年元旦前夕,不慎摔倒,左臀部着地,当下即感觉左髋疼痛明显,且疼痛持续,骨盆X线示:左侧股骨颈骨折,医院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曾婆婆仍有左下肢活动不利,左髋部疼痛等症状。家属带曾婆婆慕名来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入院时患侧大腿手术部位疼痛,肢体稍微活动会诱发或加重疼痛,患侧髋部活动受限,不敢自主活动,也不能站立和行走。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效显著
入院后,康复科团队针对曾婆婆病情,采用针灸及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使曾婆婆疼痛明显缓解。目前曾婆婆精神状态恢复良好,患侧髋部及大腿活动尚可,已经可以自行扶着助行器行走。
院领导得知患者情况,予高度重视及关心,前来探望。
股骨颈骨折后,常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常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髋关节作为下肢与躯干的“中转站”,每侧的髋关节都需要支撑约30%的体重,应力垂直作用在髋关节上。因此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应当重视术后的运动康复训练。
老年股骨颈骨折愈合所需时间较长,出院后仍须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前须经康复治疗师的正确指导,并充分了解回家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安全措施。医院康复科联系电话(-),欢迎随时咨询与反馈,以达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科普
什么是髋部骨折呢?
髋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平衡能力下降以及视听觉减退等改变,容易发生跌倒,加之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常在跌倒等轻微外伤的基础上发生。因为老年人不仅生理年龄大,而且基础病多,愈后恢复能力较差。20%-46%的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90%遗留功能障碍,仅25%的患者能恢复到伤前生活状态。因此老年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尽管手术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老年性髋部骨折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包括改善膳食结构,补充维生素D、钙剂,合理适用降钙素、二磷酸盐等抗骨质疏松药物综合治疗。除此之外,配合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方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1
保持切口部分的部位的干燥、清洁,防止切口的感染。
2
将患肢尽量抬高,高于心脏的水平,有利于骨折部位肿胀的消退。
3
术后早期注意“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
4
防止褥疮,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
5
预防坠积性肺炎,要鼓励患者半卧位或者完全坐直,鼓励患者深呼吸。每天早中晚给患者各拍一次背,让患者用力咳嗽、深呼吸。
6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早期就要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7
防止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喝水。
8
注意疏导患者心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手机扫码预约
健康惠阳
手机预约流程
01
选择--选择“医院”-预约
02
选择-预约
康复科预约咨询电话
-
医师简介
供稿:康复科谢肖
医院发热诊室、核酸采样24小时常态化进行中,节假日不休。
1、核酸采样流程:登录粤核酸6(常规采样)录入个人信息,生成粤核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