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百岁老人张奶奶在家突发右髋部疼痛,稍作休息后疼痛缓解。两天后,疼痛感加重,不能动弹,随即家人立马将张医院髋膝关节外科就诊。在经过张跃正主任团队一番仔细检查后发现张奶奶的右股骨颈骨折。
术前影像张主任团队迎难而上,经过讨论,决定为老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因为这是让张奶奶能最快恢复的方案。
担忧的是...怎么办?不做手术,骨折部位会疼痛难忍,很危险;做手术吧,年龄又这么大了,经得起手术和麻醉的考验吗?老人家人有些担心,在和医生仔细商量后,还是决定手术治疗。
由于老人家年岁较高,首先要完善全面的术前检查、评估。张主任组织科里医生、护理团队、康复团队,并邀请麻醉科团队仔细研究病情,就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具体方案、康复计划的制定、护理的注意事项、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等每个细节都制定了具体的方案。
手术开展的很顺利,张奶奶在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和家人的陪伴下,两天后便能下床行走了。主管医生鼓励她扶着助行器下床活动,从病房到走廊,一气呵成完成锻炼的张奶奶心情愉悦,精神矍铄。
锻炼中
令人暖心的是,医院护理部主任、院长助理陈丽敏及其她巾帼志愿服务队听闻此事后,连忙到病房看望慰问张奶奶,为她送去了慰问品并开展一系列康复功能锻炼,老人和家属感动万分,热泪盈眶!
慰问现场重点来啦髋膝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张跃正介绍,传统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大,出血多,对于这位“超高龄”患者来说,无疑是在闯关卡。
根据老人的情况,我们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小,不损伤肌肉,利于老年患者更快恢复,因此张奶奶很快就能够下地行走。
专家强调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在高龄人群中极为高发。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万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摔倒,其中髋部骨折达万例,占65岁以上老年人骨折的23.8%,老年髋部骨折后一年内病死率高达三分之一。一旦发生这种骨折,老年人就有生命危险,很多老人因髋部骨折引起并发症最后死亡。为此,髋部骨折也被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髋部骨折危及生命的四大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
老年髋骨骨折病人卧床后呼吸减弱,疼痛等原因更不愿主动咳嗽咳痰,甚至不敢做深呼吸动作,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这是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的主要原因。2.泌尿系感染老年人抵抗能力差,如果伤后饮水不足,很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褥疮由于髋部骨折后需长期卧床,长期住院治疗不太现实,大多数需将老人接回家。但骨折卧床老人护理要求很高,子女、护工难以达到要求。而老人因为骨折后的疼痛惧怕翻身移动,很容易发生褥疮感染。
4.下肢静脉血栓长期卧床不活动使得血流减慢,再加上饮水少血液浓缩,而且老年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血管条件不好,很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血栓不仅造成下肢肿胀、疼痛,而且血栓脱落可能引起脑栓塞、肺栓塞。重要提醒
现代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手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手术可尽早恢复患肢的活动,尽早下地,避免致死性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故而现今髋部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尽早开始活动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并发症,这是医患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但仍有很多患者因惧怕手术、害怕手术风险或其他家庭因素而选择保守治疗,也有由于患者本身身体情况太差而确实无法耐受手术,对于这些的患者,如何有效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专家介绍张跃正
髋膝关节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医院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杨迪生教授,在全髋全膝置换、肩膝关节镜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解决本专业各类疑难杂症。坐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半天
坐诊地点:门诊一楼骨科中心
科室介绍髋膝关节外科
髋膝关节外科是我院专业性人工关节置换中心和关节镜中心,共有医生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护理人员9名,科内配有国际尖端关节镜、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系统、离子刀等先进的关节微创手术设备。能够熟练完成各种人工关节置换,特别是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的置换,开展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型、缝合,前、后十字韧带重建、骨性关节炎镜下清理、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肩峰成形等。
↓可能你还想看↓踔厉奋发正当时笃行不怠向未来——医院召开年工作会议!
厉害了,1.5T超导磁共振再次入户医院!——又添新设备
招贤纳士,,医院期待您的加入!
新年体检│给身体“充个电”,让健康满格。
健康“私人订制”!年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签约进行中!
更多影像、精准导航、实时互动,数字一体化复合手术中心,在医院精彩亮相!
让我们血脉相连医院组织职工献血!
夏病冬防,冬病冬治,三九贴即将开贴,专治这几种疾病!
出行必备!各地都有哪些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一分钟教你怎么查!
“针”心服务,得了深部囊肿,在这里不用挨大刀!———关节镜巧治关节外疾病。
九九重阳节,爱“膝”有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